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公证处跑了一趟,就和远在国外的亲人通过远程视频公证系统办完了所有继承公证事项。特别感谢公证处工作人员为我们百姓着想、为民解忧。”提起远程视频智慧公证服务平台,华某连连称赞。
华某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居民,其父去世后需要办理继承权公证,但由于其弟在国外定居,加之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国办理公证事宜。共和县公证处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方协调后通过远程视频公证系统为他们办理继承公证业务并出具了公证书,解了当事人燃眉之急。
这是省司法厅运用智能化手段,着力打造智慧公证平台建设,让百姓“最多跑一次”的真实写照。
为民解难,四项公证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我省推进“互联网+公证”建设和应用,支持引导办证量大的公证机构开通在线受理平台,实现了网上咨询、申请、受理、办证、出证“一站式”服务。运用网络对无公证员县开展远程办证服务,最大程度解决当地群众办证难问题。西宁市各公证机构已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5个州18个无公证员县建立了网络远程帮扶机制,实现全省公证资源全覆盖。
公证领域“跨省通办”已实现学历、学位、机动车驾驶证、纳税状况等4项公证事项的“跨省通办”。同时对4项“跨省通办”公证事项需提交的申报材料、网办流程进行了优化,缩短了公证办结时间。今年4月,西宁市夏都公证处通过公证在线受理平台,成功为当事人办理学位公证“跨省通办”事项,让远在山东省的当事人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公证服务,降低了办证成本和时间。
为民解愁,“最多跑一次”办证服务事项扩大到65项
12月3日,海东市民陈女士将一面印有“清廉为民,仁心公正”的锦旗送到平安公证处,表达自己及家人的谢意。
原来,陈女士由于需要继承的遗产情况较为复杂,而且被继承人生前的工作单位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考虑到路途遥远,当事人因诸多困难不便前往等实际情况,公证处工作人员前往被继承人生前工作单位及户籍所在地村委会等多个部门调查核实,及时为陈女士办理了继承权公证并出具了公证书。
近年来,我省持续扩大“最多跑一次”办证事项范围,推出了一系列公证便民利民的有效措施,将“最多跑一次”办证服务事项扩大到65项。
同时贯彻执行公证“一次性告知”制度,制定印发了36项常见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由公证员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避免群众“走弯路、走错路、来回跑”,提高办证效率,常见公证办证时长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
为民解忧,打造“不见面”公证服务新模式
今年9月份,我省某单位办事人员来到西宁市永信公证处,表示其单位部分队员因有特殊任务在外地值班备勤,不方便前来办理公证,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公证处告知当事人可通过试运行的“不见面”办证系统办理相关公证事项。公证员首先通过微信与委托人取得联系,并根据相关要求事先草拟委托文本及有关公证材料后,实时与当事人通过“不见面”办证系统进行视频通话,在线完成身份验证、询问沟通、委托办理、签字确认等流程,并现场打印公证书寄出。
据省司法厅司法鉴定和公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自今年3月起开通“不见面”公证服务新模式后,共办理“域外”公证事项5项,远程视频公证11项,方便了当事人,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公证服务不断档。
据统计,截至12月,全省28家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案件23913件,其中办理网络远程公证事项1205件、“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事项914件、“跨省通办”事项107件、公证援助案件1767件,减免公证费用近38万余元。(于瑞荣)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