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江源平
1
再回首,涉险闯难初心不改;望征途,锦绣山河壮美如新。
圆满走过今年青海的“两会时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的一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我们欣然地盼望,新的一年,我们同心逐梦,砥砺奋进,让时间记录奋斗者的足迹,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崭新答卷。
2021年是青海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开启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接棒起跑继往开来的“十四五”开局,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亲自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6月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美好蓝图,注入了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担当实干的强大思想动力,全省上下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推进青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以必胜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坚毅的行动,迈步新的征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让我们紧跟良好“开局”,勇毅乘风破浪,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2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回首过去一年,取得新的重要成就,“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们精神振奋,但是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也让我们百感交集。扛住了国内疫情多地散发特别是输入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煤炭供应一度紧张等诸多困难,经受住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顶住了各种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压力,我们在艰难磨砺中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过程和结果都给予我们更多启示。风风雨雨中依然坚强挺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再次证明领袖思想是奋勇前行的根本指引,党的领导是战胜困难的坚强保证。
伟大思想在引领实践中彰显磅礴伟力,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省委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知重负重、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的方方面面创造富有青海特色的生动实践——在青海海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白色风机连成的线越出视野,世界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正式形成;在碧波绿野上,成群的水鸟、藏野驴、藏原羚又增多了;在全国率先成为所有市州、70%的县(市、区)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全国示范的省;纳入省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总台账的项目完成率达98%……
曙光升腾、万物生长,我们可以无愧地宣告:青海赢得了这一年!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今年全党全国和全省人民政治生活将迎来大事——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大事面前,要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让我们践行“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系“省之大要”,加快打造“高地”、加快建设“四地”,坚持人民至上、牢记为民初心,知责担责尽责、提高履职水平,迎着朝阳、开拓进取,赢得新一年!
3
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提到了黄河长江“母亲河”、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和繁衍迁徙的藏羚羊,这些留在全国人民心中的“青海印象”,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最好注解。
生态是青海的本色,绿色是青海的底色。“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重大要求的引领指导下,我们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重大使命,专门制定《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建设为统领,一体打造七个新高地,各项任务正在扎实推进。
在远处,黑颈鹤、斑头雁在水草丰美的湿地栖息;在近处,各族人民头顶的蓝天更多了,身边的大地更绿了,河湖水体更清了,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和建设现代化青海的必经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的一年,我们聚焦聚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继续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不断夯实“三个安全”更加重要地位,将缓缓铺陈开来的“大美青海”新画卷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在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中,坚定不移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线,走好生态保护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的路子,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4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取于势,明于变,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现代化明确的路径选择。
踏歌前行,一步一履。“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引领下,我们陆续制定了《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在开拓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海域中增强发展动力,盐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提升、生态旅游迈出新步伐、绿色有机农牧业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脉搏跳动得更加强劲。
在历史进程和时代大潮推动和更新的发展命题中,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直面新矛盾新挑战,抓住新趋势新机遇,青海要怎么抓、怎么干?持续打造亮点、增强动能、引领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聚焦聚力“四地”建设,立足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结合实际、扬长避短,一步一步扎实推进,既为一域添光彩,又为全局作贡献,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聚焦聚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重大技术攻关,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入做好人才工作,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聚焦聚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入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我们还要努力在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稳中求进中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5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履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庄严承诺,依然坚持把大部分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就业目标超过预期,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有效落实,超大班额全面消除,健康青海行动深入实施,社保待遇、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好处更多实惠,是青海朴素且实在的品格。
有人说:“民生改善是梦想的最好诠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青海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人民”二字崇高神圣。
时光流转,初心不改。新的一年,我们聚焦聚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珍惜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统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聚焦聚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守护各族群众健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平安青海建设,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在没有休止符、只有连续不断新起点的民生工程中,拓展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6
使命播种,新程璀璨;战鼓催征,蓝图铺展。
进入新阶段、走好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海寄予厚望,高原各族人民群众对我们满怀期待。让我们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凝聚梦想的力量,砥砺奋进的脚步,为谱写青海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昂首挺进、铿锵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本文执笔/秦睿)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