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为使广大职工度过一个清凉安康的夏季,各级工会提前安排、认真谋划“送清凉”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载体形式,采取送物资、送健康、送安全、送法律、送文化等多种措施,做实叫响活动品牌,效果显著,呈现亮点。
一是着力打造品牌。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不断提高“送清凉”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将夏送清凉倾力打造成富有工会特色的“四季送”品牌活动之一。入暑以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宇燕,亲切看望慰问高温下奋战在交通管理、市政环卫等一线岗位的干部职工,送上消暑用品,表达省委省政府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忠等省总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和职工高温安全生产权益,带队分赴各相关地区、重点行业和单位开展送清凉活动,形成了党政重视,工会主抓,职工欢迎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17年职工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广泛动员各地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开展防暑降温工作。各级工会充分利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大力宣传开展“送清凉”活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深入露天作业集中、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和重点工地走访,普及防暑降温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增强高温作业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推动企业落实各项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服务职工、关爱职工的舆论氛围,预防各类高温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工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和物品,统筹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为“送清凉”活动提供坚实物质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省总工会已投入13.7万元,为奋战在炎热天气下的一线职工送去清凉包、饮料等防暑降温物品;西宁市总工会投入100万元专门用于“夏季送清凉”活动;海东市总工会为485名一线职工群众送去了防暑降温用品、矿泉水、西瓜等价值7.16万元的慰问品;海南州总工会向一线职工发放矿泉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毛巾等价值1.6万元的防暑降温用品;黄南州总工会为在高温下坚守岗位、露天辛勤工作的干部职工送去6万余元慰问品;省能源化工机冶工会深入12个基层单位开展了“送清凉”活动,为在高温酷暑下作业的职工送去了价值26万元的洗漱用具、矿泉水、冰糖、菊花等防暑降温物品;省教科文卫体工会预算投入6万元,为高温作业的一线职工送清凉。
四是做好结合文章。各级工会把“送清凉”活动与与“下接办”活动相结合,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相结合,与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相结合,与农民工集中入会工作相结合,与维护职工权益相结合,创新形式,拓展内容,赋予“送清凉”活动更多丰富内涵。围绕用人单位防暑降温措施落实、职工高温劳动保护等内容,开展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检查,全面掌握职工利益诉求和高温劳动保护权益实现状况,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高温作业职工劳动待遇,解决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结合“安康杯”竞赛活动,发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深化开展劳动保护行动,积极查找治理身边隐患,努力推动解决生产作业和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高温危害等突出问题,让广大职工感受到“清凉”的同时,实实在在地促进了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
五是丰富载体形式。各级工会不断创新方式,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开展了送物资、送健康、送安全、送法律、送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发放夏季安全小常识宣传材料、设立休息纳凉点、为一线职工送医送药送体检等,不断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手段,巩固拓展“送清凉”活动品牌内容和形式,范围从以往的小众、小惠发展为普惠制、大投入;物品从以往的单一送酸奶、送饮料发展为丰富实用的防暑“大礼包”;对象从以往针对露天高温作业的建筑工人、环卫职工、公交司机、公安交警发展为覆盖急难险重行业的民政、园林、水务系统一线职工及创城引导员、环湖赛执勤工作人员等,受到了职工欢迎。(信息中心)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