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5月15日,走进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的黄南州夏吾当周艺术开发有限公司,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工作台上,一幅色彩斑斓的堆绣作品初具雏形,公司负责人夏吾当周正为这件精美之作收尾。
夏吾当周手持镊子、胶棒,将丝绸图案中尚未粘牢之处重新固定,确保每一片丝绸都严丝合缝。之后,他拿出熨斗,沿着图案的纹路轻轻熨烫。在温度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整幅画作变得更加平整。
“这幅作品是西宁的一位客户年初时预订的,要挂在客厅,图案中的‘和睦四瑞’和‘长寿老人’寓意着家和万事兴和长寿吉祥。”夏吾当周看着图案介绍起来。紧接着,他又精心挑选与图案相得益彰的布料开始为作品包边、制作流苏,让整幅堆绣更加精致华美而又灵动。
“包边能够防止边缘脱线变形,就像为画作镶上精致的画框,提升整体美感。底部的流苏则如点睛之笔,随着微风轻摆,为作品注入灵动气韵,让画面层次更加丰富鲜活。”话语间,可以看到,夏吾当周将匠心融入每一道工序,一针一线皆是对堆绣技艺的深情坚守与传承热忱。
谈及与堆绣的不解之缘,夏吾当周似有千言万语。他自幼痴迷绘画,13岁起师从本地唐卡绘画大师俄玛才旦,系统研习唐卡绘画理论与技法,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此后,他又跟随年都乎堆绣艺人洛桑嘉央潜心学习堆绣技艺,在那里的5年时间里,他学到了布料的叠压、剪裁以及色彩的搭配组合技巧,掌握了堆绣唐卡的制作精髓。在民族文化的深厚滋养下,他将唐卡绘制与堆绣技艺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
黄南堆绣与唐卡、泥塑并称“热贡艺术三绝”。如果说唐卡是绘画的艺术,那么堆绣则以“剪”“堆”为核心技法。相较唐卡绘画,堆绣不仅视觉层次更丰富,制作工序也更为繁复。
夏吾当周拿起裁纸刀和丝绸现场演示:“画是基础,得用工笔勾线把图案仔细画在纸上,再完整剪下来当模板。”说着,他又取出色彩斑斓的丝绸继续道:“裁绸缎有讲究,必须比纸样宽些,留出包边的余量。”
只见刀刃在绸缎上游走,转眼剪出比纸样大一圈的图案。裁好后,他将绸缎与纸样精准贴合,再用镊子把多余的丝绸边一点点折起、粘贴、压实,“就像给纸样穿上合身的绸缎外衣,既要平整又不能留褶皱,每一步都得下足‘绣花功夫’。”
夏吾当周演示的不过是堆绣中一个极小的图案单元。夏吾当周举起巴掌大的半成品说道,“想要做出一幅完整的堆绣,就得把成百上千个这样的小图案,按照设计好的顺序层层堆叠、粘贴,形成立体生动的完整作品。”
不同于平面唐卡,堆绣里的人物衣袂、花鸟翎羽、山水峰峦仿佛都“站”了起来。伸手一摸,能清晰感知绸缎叠加的凹凸层次;摆在屋里,光日一照,立体感特别强。
“你看,这幅‘背水姑娘’是公司的堆绣畅销作。”夏吾当周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话音刚落,便迫不及待地指向另一幅作品,“这幅是我的独创之作,灵感源于同仁‘於菟’民俗。我将画着虎纹的舞者,用绸缎一层一层精心堆叠,让他们仿佛从画布里‘站’了起来。”凑近细看,画中舞者身姿矫健、跃动如飞,飞扬的衣摆似在风中翻卷,通过立体堆叠的独特技法,将同仁地区古老而神秘的民俗文化,展现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除深耕堆绣文化传承外,公司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头。夏吾当周始终以传承堆绣艺术为使命,广收学徒倾囊相授,全身心投入艺术人才培养,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工作机会。经他悉心培养的80余位学徒,如今已在热贡唐卡艺人中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唐卡与堆绣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更令人欣喜的是,每年暑假,都有不少北京亲子家庭慕名而来,体验堆绣制作。孩子们稚嫩的双手触摸绸缎、尝试剪裁,传统文化的种子,就这样在互动体验中悄然生根发芽。
暮色渐浓,工作室里的灯光依然明亮。夏吾当周坐在工作台前,重复着裁剪、粘贴的动作,就像他日复一日地坚持。望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幅堆绣作品,他轻声说:“堆绣是指尖上的非遗,更是心尖上的热爱。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要把这门手艺一直做下去、传下去。”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