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进一步提升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扩大理论宣讲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今年,省委讲师团精心打造了“清风理韵”省级理论宣讲品牌,明确宣讲重点、培育宣讲队伍、强化实战演练。6至7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巡回宣讲,行程4600余公里,足迹遍布全省8个市州,成功举办15场宣讲(含6场藏语专场),覆盖听众近4000人,做到了理论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牧区、进企业。
精心谋划,宣讲与调研同向开展。宣讲活动始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这一主题。内容涵盖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生态保护、清洁能源产业、乡村振兴等核心内容。面对不同群体,宣讲员采取精准“滴灌”,针对各市州专场,深入挖掘当地鲜活案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增进亲近感;面向高校青年,突出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选派优秀大学生和校友走上宣讲台,以朋辈视角引发强烈共鸣;面向企业职工,着重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热情,宣讲中同受众沟通交流,现场调研宣讲需求,收集宣讲意见建议。在格尔木炼油厂,宣讲后同职工进行了现场交流,调研企业职工对宣讲的感受,并收集宣讲需求,宣讲员们当即访谈职工,了解炼油厂全国劳动模范杨永磊的事迹,储备宣讲素材。
全域覆盖,场次与质量同步保证。此次巡回宣讲,行程长、覆盖广、用心深、质量高。巡回宣讲不仅抵达了8个市(州)府,更将理论宣讲的触角延伸到以往鲜有抵达的县(区)。特别在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海西六州,安排了藏语专场,确保党的声音无障碍传递到每一位藏族同胞心中。首场报告会安排高校专场,高校作为青年思想引领的主阵地,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抓住了青年就抓住宣讲的重要受众,西宁市全部本科院校800名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下信仰的种子。青海大学学生罗颖表示:“此次宣讲把高深的理论知识转化成青年易懂的语言,尤其是结合青海本地发展实践部分让人印象深刻,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创新表达,深度与温度相伴而行。宣讲团积极运用AI人物对话等前沿视频技术,赋予理论表达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玉树,面向高中生宣讲时,宣讲员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家乡瑰宝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科普互动,点燃学子们对家乡的炽热情怀与自豪感。宣讲结束后学生久久不愿离去,争相同宣讲员合影,宣讲员将随身佩戴的徽章赠送给学生留念。老师们说:“这样的宣讲让同学们了解家乡、开阔眼界、提升自信、坚定信念,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藏语专场采用“访谈+互动”模式,宣讲员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观点后,巧妙设问引导听众思考。由“我讲你听”向“你问我答”转变,宣讲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理论宣讲由此跳出了单向灌输的模式,在亲切的交流中拉近距离,在随机的问答中激活思维,真正实现了听众从“被动听”到“主动融”的转变。
品牌联动,合力与活力相得益彰。本次巡回宣讲不仅是省级品牌的展示,更成为全省理论宣讲力量的一次大集结、大交流。活动征集并吸纳了各市州“一地一品牌”的优秀理论宣讲作品和宣讲骨干,实现省、市州宣讲员同台献艺、切磋共进。各地选送的“理论+非遗”宣讲节目,不仅充分展现了基层理论宣讲的丰硕成果,也为省级宣讲注入了鲜活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海南州选送的《乡村序语》穿插于宣讲之中,以藏语说唱配合大屏幕字幕翻译,生动描绘了牧区在党的引领下生活富裕、人心向党的和顺图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让党的恩情与群众的感恩心声在旋律中交融共振。
从河湟谷地到三江之源,“清风理韵”省级理论宣讲品牌以理论为笔、以实践为墨,在青海高原辽阔大地上,奋力书写着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生动篇章。每一次宣讲,如同播撒一粒粒思想火种;每一次互动,如同点亮一盏盏前行明灯。当理论之光穿透语言屏障,当思想伟力融入高原血脉,信仰的旗帜便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猎猎飞扬,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汇聚起澎湃的精神力量。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