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今天的同仁,秋风送爽,歌声悠扬。
四年的等待,此刻再次相聚。老朋友互诉衷肠,新朋友惺惺相惜。全省各族兄弟姐妹齐聚金色谷地,带着满腔赤诚奔赴这场盛会的热情邀约。
8月20日晚,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开幕。2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将用汗水、激情,共同谱写以民族团结为主旋律的欢歌。
20时整,随着三声钟声的敲响,开幕式缓缓拉开大幕。1分30秒的开场视频,简短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看着大屏上那些或陌生或熟悉的画面,同仁市民才毛措嘴角微微上扬,她对身边的朋友说:“我们黄南确实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看完这个视频激动得很。”
光影来到运动场,全体起立迎国旗入场。伴随着《歌唱祖国》,国旗方阵向观众走来。看台上,观众们情不自禁地和伴奏音乐一起唱,表达对祖国的深情挚爱。
激动人心的时刻无疑是各代表团入场,而60秒的驻停表演更是精彩纷呈。虽然只有短短的60秒,但各代表团都拿出了自家精粹,向全省甚至全国的观众展示民俗的独特魅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虽然只有短短的60秒,但足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样、多彩和悠远。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代表团以一支热情奔放的蒙古族舞蹈,展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武术表演刚劲有力,充分体现着少年强则国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一套健美健身操,跳出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则是表演了最具民族特色的土族歌舞;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一段情景式表演,向人们展示了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恬静、美好的生活……
五所高校也表演出了各自的特色,青海大学将锅庄和现代舞元素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朝气;青海师范大学精选了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二等奖的热巴鼓;青海民族大学以《石榴籽一家亲》为背景音乐,表演了《拉巴牛·琴韵》;青海理工学院和青海职业技术大学虽然是第一次组团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但依然组织了融合多民族元素的表演……
与其将这60秒说成是驻停表演,倒不如可以说是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热场。
体育是没有语言的纽带,竞技是心照不宣的共鸣。序章《赛场展雄浑》呈现了赛马和射箭的精彩,《高原脉动》让观众们感受到篮球的跃动与锅庄的节奏共振,歌声里藏着各族儿女的共同心跳。这脉动,是青春的活力,是协作的力量,更是“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从一开场,人们便深深地感受到这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盛会,更是各民族手足相亲的聚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每一项竞技都镌刻着“共同团结奋斗”的印记,每一次喝彩都传递着“共同繁荣发展”的心声。
铿锵有力的龙鼓,气势恢宏的射箭,随着演员们队形不断地变换,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龙鼓云梯》《箭魄弦歌》构成了上篇《雪域耀金辉》,云梯好似民族团结的阶梯,全省各族儿女携手向上,每一步攀登都写满“守望相助”的默契,每一声呐喊都激荡着“共筑家园”的豪情;一箭一心,一曲一意,全省各族群众共同谱写携手奋进的当代乐章,而每一次发力都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诠释。
流光中,热贡艺术的七彩笔触晕染着文化交融的诗行。由黄南州呈现的《雪域流光》表现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各美其美”的坚守,更是“美美与共”的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系在互鉴中繁茂,绽放永恒光彩。而由河南县编排的节目《骏驰竞风华》场面宏大,气势磅礴,骏马踏碎长夜的静谧,蹄声叩响民族团结的和弦,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每道弧线都划进了观众们的心里,让这场盛会浸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滚烫决心。
江河奔涌,终汇大海;各族同心,方筑盛世。下篇《盛世聚同辉》以《锦汇长歌》开始,蒙古族、汉族、撒拉族、藏族、土族歌舞和戏曲在这一刻汇聚,让人们领略各民族灿烂的文化汇聚的耀眼光芒;《薪火山河》以火种传递呈现主题,表现了“团结奋斗”的接力,也是文化根脉的延续。随着主题曲的响起,各民族共同的梦想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五、四、三、二、一!”随着全场观众共同的倒计时,本届运动会圣火正式点燃。璀璨的烟火点亮了夜空,梦想已经启航,在青春的赛道上尽情飞扬。
今夜黄南,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火种同频共燃。夜空下,体育场上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字样更加明艳动人。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