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5年来,青海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48字”职责使命,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实践中,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创新理念方法,讲好青海故事,推出了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使主流新闻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在改革中成长
让主流声音更响亮
“融媒体时代,变的是传播的技术和方式,不变的是记者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党报人,既要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48字’职责使命,又要不断学习各类新的技能,增强‘四力’,让报道更有温度和深度。”青海日报记者钟自珍说。在今年的全省“两会”报道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的新要求下,钟自珍和同事们全面发力以秒计量的短视频,通过与后端技术支持的共同努力,会议期间共推出35条短视频,紧跟会议议程,将关乎民生的信息热点,转换成受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在抖音、快手、微博平台同步推送,将最精彩的大会瞬间传递至每一位用户。
如今,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稿已经成为钟自珍工作的常态。“累并快乐着”是钟自珍对报社开展融媒体改革的最明显感受。每次接到采访任务她都会习惯地思考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把新闻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一次次的尝试和积累,让她和团队小伙伴已能在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间轻松切换,也让更多更好的青海故事传播开来。青海日报媒体融合改革正在让像钟自珍一样的更多党报年轻人学会娴熟运用报刊、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全媒体形式,让主流声音和正能量报道更加生动、更接地气。
到高原去捉“活鱼”
讲好青海精彩故事
“越到基层采访,越让我对‘受众在哪里,新闻舆论传播的阵地就在哪里’这句话体会更深。”青海广播电视台记者董亚洁说。2020年10月,董亚洁和同事来到海拔在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保护站,采访主人公秋培扎西养护小藏羚羊的故事,几天后她又参与到《坐着高铁看中国——青藏铁路篇》的采访活动。到基层一线已成为她工作的常态。
“通过到基层一线采访、直播,不但展现了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就,也锻炼了我们整个团队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作风能力。”董亚洁回忆起参加《直播黄河》采访活动时说。《直播黄河》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推出的大型直播活动,董亚洁把参加这次主题采访活动当成了对实践“四力”的一次高强度集中培训。从报题到播出,董亚洁和同事们全程参与,全力运转,仅仅演练环节就用了整整四天,只为确保播出顺利。
“今后,我们将牢牢把握‘48字’职责使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发现、去捕捉最打动人的新闻,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记者。”董亚洁表示。
践行“四力”提升能力
当新时代合格记者
这个春节,青海新闻网记者樊永涛一直在忙碌,忙着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着节日里身边普通人过年的温馨故事。他在夜班编辑、全媒体记者、视频后期制作等不同角色间转换着身份。
2016年入职至今,樊永涛经历了新闻载体从互联网到智能硬件的重大变革,这让他在享受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慢慢掌握了一整套“技能法宝”。2020年10月,樊永涛参加了“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2020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采访活动,在为期16天的采访中,记者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体味了不一样的风情,讲述了一段又一段澜沧江畔的最美故事。“每一步都在收获故事和感动,手中的笔不敢停歇。在‘四力’得到锤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樊永涛说。
新媒体时代令樊永涛和同事们感到一个个新知识新技能迎面扑来,应接不暇。“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这就要求我们忠实履行‘48字’职责使命,不断践行‘四力’,会使‘十八般兵器’,打造出高质量的融媒产品,让新闻宣传更接地气。”樊永涛说。
投身一线
把新闻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西海都市报记者周建萍看来,为了让新闻消息产品更加接地气、更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新闻工作者必须走到群众中去,到一线去。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周建萍始终坚持投身一线,追求把新闻做到群众心坎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周建萍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奔赴一线,用笔和镜头,及时采访发生在战疫一线的感人瞬间和精彩故事。“在前方,我努力把隔离医院、防控一线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的现场转化为一篇篇有影响力、传播力的稿件,以鼓舞人民群众与疫魔做坚决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周建萍说。
“每个新时代的记者,不但要把一线作为生命线,还应该投身到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革命中去,因为这是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48字’职责使命要求融入到工作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跟进升级全媒体记者编辑技能,才能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周建萍说。
脚上有泥土
笔下才会有真情
“五年来,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党报人的初心,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积累新经验,不断开拓新未来。”西宁晚报记者张永黎说。
2020年,在西宁晚报推出的《走,到脱贫户家里去》大型系列报道中,张永黎深入到西宁市各县区、各乡镇、各村社及脱贫户家里,感受基层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心声,用镜头和纸笔,真情讲述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鼓与呼。每一次策划、每一次采访,她和同事们深入一线的目的就是要到新闻的“最基层”去,到激情澎湃的新时代中去。
练就一身本领的张永黎现在思路活跃、创意满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新闻事件发生,张永黎就会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以专业的精神还原事件真实,做好策划,把“色香味”俱全的新闻报道奉献给读者。
“新时代我们要有新担当,争做全能型记者。努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唱响主旋律。”张永黎说。(魏爽)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