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说起青海,你会想到什么?是三江源、青海湖、盐湖,还是青绣、唐卡,是牦牛、冷水鱼,还是青稞、油菜。从风光旖旎的视觉感受到饕餮盛宴的味觉享受,大美青海的影响力越来越宽广,知名度也越来越响亮。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在“一优两高”战略布局下,一批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的“青字号”特色农牧业品牌享誉国内外市场。从牦牛、藏羊、冷水鱼、青稞、油菜等5个产业联盟的成立到大通牦牛、兴海青稞等7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青字号”品牌建设已经走出省门、走遍中国,品牌带动效应不断释放,亮点纷呈的农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特色产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不仅有利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更有利于激发农牧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实施牦牛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藏羊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品牌。”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走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特色化农牧业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青海特色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品质优势,交互促进,最终体现为市场竞争优势,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特色产业的引领是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新亮点,是农牧民增收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我们应充分依托区位条件、气候特点、资源禀赋等优势,坚持整体联动,加大统筹力度,集中精力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可持续的产业,比如青稞、中药、藏茶等产业,全面梳理产业项目建设情况和效益发挥情况,对已经发挥效益的要持续巩固好,对效益发挥不明显的要再想想办法、采取措施增强效果,对一些带动效果好但需要持续投入的产业项目要再加大资金投入、给产业提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技术创新力量,推进农业科研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全面提高生产者的科技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立足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形成农产品综合加工、循环加工再到高端食品生物制造的技术与产业体系,进一步畅通农产品的销售、储运和流通渠道。
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知名品牌的形成是特色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要发挥品牌效应,打响品牌。形成品牌是农产品获得更高效益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青稞、牦牛等特色种养业与开展消费扶贫结合起来,逐步做大做优做强。目前,我省农产品虽有一些知名品牌,但总体上看,品牌还不够多,类别也不够宽泛,市场影响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应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业生产、经营者打造更多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扩大青海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牧区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应致力于叫响“青字号”招牌,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符合青海省情的现代高原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戴美玲)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