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王伟才 李娜 魏雅琪 摄)
连线会内外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三五”以来,青海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难点,打通堵点,全力以赴补齐短板,不遗余力扩大内需,投资动力和消费动能不断释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将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青海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好“双循环”中的一个个“小切口”,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刺激消费,推动形成强大省内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努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如果一定要用一种色彩来形容青海,那一定是绿色。青海的绿色,是海西工业园区里,一滴卤水通过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实现华丽蜕变;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一块块光伏电池板和一架架风力发电机把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是绿意盈盈的三江源头,不断涌现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让牧民致富、草场更美。
过去五年,我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3.1个百分点、预计达到6.5%,三大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占比超过60%。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深入推进。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我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硕果。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全国人大代表孟海介绍,海西州以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基本构建起了融合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炭清洁利用、金属冶炼以及新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特色生物多产业横向扩展、纵向延伸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迈向新发展阶段,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孟海表示,“十四五”时期,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将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和区位地理优势,深入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找准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契合点和着力点,强化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上下功夫,倾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道路。
注重需求侧管理 有效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在青海工作的崔鹏夫妇没有返回老家安徽过年,而是选择了就地留在西宁过年。他们和几个朋友一起组团在“线上”定了年夜饭,年三十下午送餐员准时送达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从年初二到初六,他们又开车去西宁周边的旅游景点、娱乐场所游玩。“我们夫妻二人简单算了一笔账,这个春节花了9000多元,和往年回老家过年的开销差不多,但完全是另外一种过节消费体验。”崔鹏说。
就地过年催生很多新消费现象,但不变的是大家的消费热情和越来越多元化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在消费中发现新热点,在结构变化中找准需求。春节期间,我省面对就地过年带来的一系列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响应,过节不打烊成为各大平台与商家的集体选择;同时,线上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也成为亮点。
数据显示,在春节期间,青海13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3754.3万元,同比增长32.1%;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0.7亿元;包裹流入涨幅居全国第一;15家重点大型餐饮企业节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532.92万元,同比增长118.4%。
供需市场的悄然变化也被全国政协委员李青一一记录下来。李青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状态下,无论是从内向外出售还是从外往内引进都受到诸多限制。我们应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注重需求侧管理,将此作为做好经济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
坚持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李青认为,当前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一些扶贫特色农产品走俏等都放大了扩大内需的可能性,市场消费潜力在逐渐增大。
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开花
近年来,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我省深化文旅体制改革,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优势叠加,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我省在文化和旅游累计完成投资870.76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9亿人次,旅游收入2100亿元。
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以“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在赋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的使命。
坐落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海峰村克土社的文伽牧场是当地着力打造的生态文旅产业扶贫景观区,风光秀美的草原、充满风情的湖景帐篷和凝视苍穹的星空住宿,让这里迅速成为海晏县旅游打卡网红点。自2019年转型发展以来,文伽牧场通过吸纳劳动力就业、在景区内提供免费铺面、购买农畜产品等方式帮助周边村民增收。2020年,文伽牧场直接带动海峰村克土社30户村民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
不仅于此,文伽牧场创始人力杰群培对今后发展有更多想法,“以旅游促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反哺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今后必将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群众收入的新增长源。我们将接续投身乡村振兴,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积极融合克土社及周边村庄一二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群众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力杰群培说。
从高原牧场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力杰群培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与全国政协委员韩文林不谋而合。韩文林认为,乡村旅游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一种更开放的旅游形态,它与乡村融合在一起,有文化性、社会性、产业性的特点。
韩文林表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文化旅游产业将发挥极大作用,成为青海生态经济核心增长极、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创造高品质生活动力源、乡村振兴压舱石的作用。“我们要加大文旅产业投入,持续打造文旅工作亮点,展示文旅工作形象,突出文旅工作特点,抓好文旅工作落实,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努力走出一条全新的、生态的、高质量的青海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韩文林说。(李庆玲)
基层故事
“废液”的美丽蜕变
暖风吹走了冬日的阴霾,初春的阳光暖融融的。在位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工业园内,我们近距离了解到,变革是如何在海西的生动实践中,衍生出发展的新动能。
在德令哈循环经济工业园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球状氯化钙生产车间,我们看到:西部镁业高纯氢氧化镁生产线排出的含氯化钙蒸氨废液,顺着一条管道来到金锋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后,经过蒸发浓缩、烘干提纯、精深加工等环节,“蜕茧化蝶”,变成“真金白银”的球状氯化钙产品。
在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废液输入口,来自西部镁业、省发投碱业、昆仑碱业纯碱生产排出的工业废液夹杂着团团白沫,顺着专用渠道滚滚而来,流入有大小65个、总面积86万平方米的“滩晒池”。
远远望去,“滩晒池”水面雾气蒸腾,远处群山环绕,这里的景致比起旅游景点也并不逊色……
滩晒池边,公司董事长邓良明手指池中清澈见底的液体说:“这是从上游的纯碱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液,在这里经过蒸发、加工后,就可生产出无水球状氯化钙,主要用于冬季公路防冻防滑等,年销售额可达千万元。”
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是柴达木地区专业从事纯碱蒸氨废液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企业,也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企业。公司以德令哈地区纯碱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液为原料,生产氯化钙产品。氯化钙主要用于化工生产、石油钻探、制冷剂、道路融雪、防冻、防尘等。近年来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也有应用,国内外对氯化钙的需求逐年增加。
“公司2005年在海西兴业,就是看好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力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和大力实施产业转型的浓厚氛围。”
据邓良明介绍,成立之初金锋实业先期建设了12万吨/年二水片状氯化钙产业化装置,但是由于工艺技术受高海拔低气压气候条件的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都达不到设计要求。
“多亏了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在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援助下,我们成功研发了回转窑喷雾生产无水球状氯化钙新技术,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有了先进的技术储备,金锋实业在“变废为宝”循环发展理念下,迎来了公司发展的“黄金期”。
与上游企业西部镁业联手,展开蒸氨废液的回收利用,西部镁业生产过程中将排出的含氯化钙蒸氨废液,输送到金锋实业生产出优质的无水氯化钙产品;将氯化钠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沉淀物废盐,作为防腐剂生产原料销售给青海乌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产生的炉渣及粉煤灰,作为水泥生产原料销售给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数以百万吨计的工业废液在提取氯化钠、硫酸钙后,经过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化验,各项理化指标全部达到无害化标准,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的要求。
岁月更替,时代前行,海西靠资源经济形成的“资源大州”“工业大州”的光环已然式微。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面对“十四五”,要在新时代改革发展航线上接续破浪而行,海西,唯有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衍生新希望,进而扬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风帆。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换动能、改造升级步伐?海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清除尾矿,废弃卤水废液等生态环保陈留“旧账”,在“变废为宝”中,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马振东)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