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第一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事关青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提出重大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既为政协履职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政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省政协党组近日审议通过了全年工作要点并印发实施,紧扣“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从深化思想理论武装、推动履职全面提质增效、强化统战职能和效能、提高党的建设水平等方面谋划推进全年各项工作。
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在3月16日召开的省政协常委会议上对做好新一年工作提出要求:要坚持政协全局性重大问题超前谋划、前瞻研究、与时俱进、创新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提高政治能力,认真落实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完善调研协商思路,突出凝聚共识要求,树立质量导向,强化民主监督,注重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开启青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集聚众智、汇聚众力。
强化理论武装,把稳方向之舵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学习效果,着力夯实思想政治引领的基本功。坚持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认真落实好常委会专题讲座、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和委员讲堂等制度,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和重点任务,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结合政协实际和特色,将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统一战线史、人民政协史相贯通,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政协委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聚焦政协职责,凝聚思想共识,提高履职实效。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适时对全省政协系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开展督查,确保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提高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水平,组织开展好“深入贯彻新阶段新部署新要求,推动全省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理论研讨活动,进一步增强政协理论对履职实践的指导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学习领袖思想,争做责任委员”主题实践活动,运用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委员讲堂、委员访谈等有效载体,面向界别群众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十四五”青海高质量发展凝聚广泛共识。
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推动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实施意见》,在全省政协系统开展“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为开启新征程凝心聚力”主题实践活动。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省政协委员学习工作的意见(试行)》,深入推进委员读书活动,建立委员读书正向激励机制,适时举办委员读书经验交流会,推动建设“书香政协”。建立完善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和专委会党外委员谈心谈话机制,不断完善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制度,推动形成从党内到党外、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
突出主责主业,提升履职之能
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质效。自觉把政协工作融入“十四五”新青海建设大局,坚持省委、省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省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协商质效,推动成果转化,以履职新成效彰显政协新作为。
聚焦“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上,青海有哪些新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综合运用双月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和立法协商等形式,围绕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促进我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兰西城市群互动发展、发挥宗教团体作用、推动绿色载能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青海黄河流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等事关青海发展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
紧盯重大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在完善以往省政协主席民主监督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依托各个专委会,探索建立聚焦某一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民主监督的制度机制,注重小切口、小块面入手,深度研究反映突出问题,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努力增强民主监督的实际效果。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2次主席民主监督活动;围绕“民族地区特色村落建设”“发挥对口援青协作优势,助力州县产业园区发展”开展2次省州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合视察,推动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有效发挥。
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紧紧围绕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定位要求,抓好政协履职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制定出台协商议政规则、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协商成果质量评价办法及强化基层政协指导等方面制度规定,进一步提升政协履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稳步推动重点协商议政成果、提案办理、社情民意信息向社会公开,积极探索开展网上评议,不断提升协商议政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不断提高专委会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委员履职管理,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认真落实《全省政协开展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021年实施方案》,适时组织召开专题观摩会,总结交流全省政协系统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政协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
深化团结联谊,夯实共识之基
突出界别工作优势,激发界别履职活力。完善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制度,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使广大委员通过学习教育和履职实践感受新成就、领悟新思想。组织开展好政情通报会,积极为界别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共识、在知情明政中提升“言”值。创新搭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在政协平台履职尽责的新平台、新载体,重点在协商议政、提案办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发挥党派团体的积极作用,不断丰富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探索。探索建立界别群众代表交流座谈会、界别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座谈会等面对面沟通机制,畅通委员与界别群众联系沟通渠道。
不断完善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机制,更好地为其参与协商创造条件。注重调动和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积极作用,组织省州县三级政协民族宗教界委员联合视察,积极在民族宗教界委员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化、具体化、形象化”主题履职实践活动,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积极为港澳委员履行职能搭建好平台,进一步发挥好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
加强对基层政协工作的指导,不断完善和落实基层政协参加视察调研、常委会议、协商会议的制度机制,制定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意见,通过召开全省基层政协主席座谈会和全省政协系统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为政协系统强化交流联系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市县政协换届为契机,着力在充实基层政协工作力量,规范专委会和界别设置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担当之责
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不断强基固本、铸魂立根。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认真落实向省委请示汇报重要事项、协商成果、重要工作开展情况制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政协在省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切实担负起人民政协“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契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政协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着力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认真落实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适时召开全省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推进政协党建工作实现“两个全覆盖”。持续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好地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为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马暾)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