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法治青海
大美青海,美在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政府层面的“环保追求”,也已成为每一个青海人的共同认知。基于此,“固废”防治自然也就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
固体废物,通俗来讲,即各种“垃圾”,是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若处理不当,轻则破坏生态环境,重则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固体废物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对生态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已连续三年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执法检查,今年是第四年用法律武器治理污染:4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执法检查组全体会议,正式启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由此至6月5日,执法检查组分四个阶段先后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市、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深入相关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各类固废处置中心,在实地查看的同时,通过现场询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了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全面收集各方意见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贯彻实施,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民生期待。
工业企业:将环保责任扛在肩上
执法检查首站,检查组来到全省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海西州。
“我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废是尾盐和老卤,产生尾盐主要是光卤石通过采收系统进入选矿车间再通过添加药剂后进行浮选除钠,后期进行溶解二次利用。老卤则是通过提升设备返回采区与淡水融合,做为溶剂进入采区进行循环利用(溶矿),可以实现全部回用。”在位于格尔木市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盐田管理部副部长宋兆坤向检查组详细汇报了企业固废产生和处置情况。
“我们全面调查了全州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完成了265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发证工作和955家企业的登记工作,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双清零’,源头管控工作一直在加强。”海西州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说。
检查组指出,青海的最大价值在生态,大型工业企业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将环保责任也扛在肩上,只有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医疗废物:坚决不留隐患
“医疗废物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等特殊属性,尤其需要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不能留隐患!”在海东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检查组指出。
“我们是海东市唯一一家具有医废处理资质的医废处置专业机构,专门从事医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工作,服务范围为海东市两区四县所有医疗机构、预防、保健、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含社区)、血液中心、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中心以及其他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处置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全年收集处置617.77吨,全年服务过程中没有收到过任何产废单位的投诉,中心做到了日产日清,也做到了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置。”
检查组指出,除源头管控外,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责任,健全医疗废弃物管理体制,确保监管到位,环保、医卫、防疫等部门必须加强联合监管,堵住环节漏洞,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生活、建筑垃圾:量大面广不可轻视
生活垃圾,是现代生活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固体废物。在以“创建无废城市”为新风尚的今天,生活垃圾的妥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试点期间,我们安排专人在每个投放站点进行监督,并做到开袋检查,对投放不准确的,还会进行重新分拣投放。”在西宁市城东区夏都府邸小区,检查组在宣传展板前听取了小区物业负责人的情况介绍。
“今年年初,西宁市生活垃圾‘强制干湿分离’试点正式启动,全市共12个试点小区共6605户家庭正式进行生活垃圾‘强制干湿分离’。”西宁市生态环境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更好推进这项工作,西宁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工作方案,制定出以‘强制干湿分离’试点为突破口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标扩面年行动,力争走在西部城市前列。”
在实地查看其他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置情况后,检查组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源头推进垃圾分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对于保护环境和缓解资源紧张意义重大,要从严监管执法,全力推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回收和再利用。
危险废物处置:务必做到“转危为安”
“废物经处置中心鉴定后,适宜焚烧的危险废物送至焚烧车间进行焚处理,适宜物/化处理的废物送至物/化处理车间进行无害化处理,暂时不能处理或需积累到定量后才处理的废物暂时存储于危废暂存库,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危险废物焚烧灰渣等送稳定化/固化车间处理,石棉类废物及其他经检验达到安全填埋场入场标准的危险废物直接进入安全填埋场填埋处置……”海西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负责人向检查组详细汇报了危险废物处置流程和总体工艺方案。
检查组指出,危险废物类别众多,废矿物油、油漆渣、油漆桶等等这些危废物,如处置不当进入到土壤、河道,将严重污染环境,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其危险性、危害性,做到“转危为安!”
“目前全省多个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已经陆续完工,个别项目已经在进行运行准备工作,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环境效益显著……”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心一位负责人的汇报,获得检查组成员的一致肯定。
……
在一个多月的执法检查中,检查组还突击抽查了部分垃圾热解站、灰渣处理场、尾矿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所在地等,除极个别被检查单位宣传不到位、台账不够健全和防污设施检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之外,总体情况良好。
检查组指出,各地各单位应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宣传动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检查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普法教育,倡导全民参与污染防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落实落地、家喻户晓,依法保障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让青海蓝、河湖清、山川绿永驻高原大地。
至执法检查收尾阶段,检查组强调,执法检查是手段,目的是推进法律落实、推动解决问题。各相关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限期解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主动配合积极解决。总体来说,全省上下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多方联手”,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更好促进良法善治,不断加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让“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青海“金名片”更加响亮、夺目。(乔欣)
时评
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让执法检查有力又有效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污染防治”“垃圾分类”等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也已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
本届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推动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着力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立法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努力开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青海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履行人大之责、贡献法治之力。连续4年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用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如何使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得有力有效,是执法检查组共同的责任和目标。一要清醒认识到,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保持定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二要从“国之大者”“省之大者”的高度认识执法检查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三要在认真学习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围绕检查重点对检查组成员进行培训,“吃透”法律规定,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
执法检查过程中,应当通过实地检查、现场询问、问卷调查、听取情况介绍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重点检查法律确立的重大原则及相关规定落实情况、新增重要制度措施落实情况、法定职责和法律责任落实情况、配套法规和标准及名录制定情况等,进而认真审视法律规定和法律实施中存在的漏洞、空白、短板和薄弱环节,把法律监督和完善地方性法规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推进相关法规的立改废工作,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进良法善治。
与此同时,相关单位和部门应以执法检查为契机,强化生态环境法治宣传,以案释法,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确保法律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从而依法保障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更大胜利,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蒲元年)
一线传真
“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想保护好它!”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黎明路88号,有一处显眼的建筑区——青海省新型建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着……
像每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一样,早上八点,公司岗位工老刘准时上班了。他的工作岗位“很有意思”——电石渣运输皮带。放眼望去,皮带长廊像一条蜿蜒的长蛇从厂区延伸至宜化(电石渣产生单位)。
记者跟随老刘,准备去参观一下这条“长蛇”。
“你们可不知道,这条皮带长廊比较远,全长1.7公里,走一趟来回得两个小时呢。”老刘介绍说,“如果没有这个长廊,电石渣就得靠车辆运输,不仅运输费用高,关键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很大。”
老刘的一席话引起了公司安全环保部专工赵持秀的共鸣: “我们公司的前身是‘青海第二水泥厂’,始建于1958年,是省内最早的水泥生产企业,我们的理念就是‘节能低碳、循环发展’,所以公司每一个人的环保意识都很强。”
说话间,老刘已经带领大家来到了电石渣存储库中央控制室。最显眼的位置有两个大屏幕,全方位多角度地显示着皮带长廊各个工段的实时监控画面。“有了监控,工人无须死守岗位,通过监控画面就可以看出哪里出问题,大家工作量减了不少,操作方便简洁,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公司总经理韩启明介绍说。
紧接着,记者跟随老刘走到了皮带长廊的“机头”位置。“机头的除尘全靠它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有时候我们都心疼除尘器呢。”手指着蔚蓝色的脉冲除尘器,老刘笑着说,“在机头位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皮带在运输过程中被卷成了管道,所以完全不存在撒漏问题。”
回忆十多年前电石靠渣土车运输的情景,老刘感慨万千:“扬尘大不说,电石渣的味道也呛,别说我们在厂区上班的人,周围的村民也多少受了一些影响,现在好了,电石渣密闭输送,路面干干净净,空气也清新。你看眼前这一排排大树、一片片绿叶,就是最好的证明啊……”
在皮带机旁边的通道上,迎面吹来一阵清凉的风,老刘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再看着远处的厂区,再次感慨:“是不是一点都不像大家印象中的水泥厂?没有了大烟囱、没有了尘土飞扬,蓝色的天和蓝色的设备,衬托着灰色厂房显得那么和谐。”
采访结束了,老刘主动对记者说,他有一些心里话想要表达:“我对公司是有感情的,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公司还叫‘水泥厂’的时候,有医院有学校,我一直在这里上学、上班。媳妇也是这里的,我怎么会去破坏它呢?我只想让它越变越好!所以,如今看到我们的环保设施越来越完备,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就越住越踏实。”
老刘说,自己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因为公司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周围的树更绿了鸟更多了,是好事;路面干净扬尘少了是好事……(乔 欣)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