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原子城纪念馆恢复开馆仪式现场。
牧民群众参观原子城纪念馆。
如茵的金银滩上,原子城纪念馆像一面旗帜,迎风矗立。
踩在前厅砖红色的地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金色汉字,一幕幕地回放那段激情岁月……
6月30日上午,即将迎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改造升级后的原子城纪念馆恢复开放,这座记载着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的展馆,以全新面貌、全新内容、全新展示,再现“两弹”光辉历史,生动诠释“两弹一星”精神文化,使“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2009年5月建成开放的原子城纪念馆,是“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展示基地和新青海精神高地。
2020年,海北州启动原子城纪念馆全面改陈工作,基本展陈面积从之前的4976平方米增加到6015平方米。新增前厅、巍巍丰碑和筑梦复兴3个展厅,现共有8个展厅。
“筚路蓝缕创伟业。”
大型球面车床、手摇计算机、原始图纸资料等970件革命文物,草原集结、二分厂、干打垒住房等场景复原,沙雕、浮雕、模型等艺术展现形式,浓墨重彩地反映了60多年前,在党中央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决定后,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听从祖国召唤,奔赴青海,吹响草原大会战冲锋号的画面。
“轰”一声,天边升起蘑菇云。“两弹”的研制,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人民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追求民族复兴的典范。作为“两弹一星”的诞生地之一,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1993年光荣退役,时代赋予这座小镇新的代名词——中国原子城。
有着50年党龄的海晏县西海镇居民朱智,听闻纪念馆重新开馆,一早等在了纪念馆门口。开馆后,朱智心怀激动的心情,随着人群缓缓走进纪念馆,看着泛黄的工作证、军绿色的帐篷,他红了眼眶。
“我是原221厂的牧工,科学家们在前线造原子弹,我们在后方放牧。”70岁的朱智颤着手抹抹眼睛,笑说他当初还真不知道,来到这个小镇的人,都是重量级的人物。
原子城纪念馆,是一代人呕心沥血,奉献自我的见证;是一代人跋山涉水,艰苦创业的见证;是一代人不负使命,砥砺前行的见证。他们从事的工种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为着国家而来,为着强国梦而来。
时光不负有心人,他们从三顶帐篷起家,满腔热血建基地、搞科研,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在这里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两弹”研制奇迹,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造就了共和国不朽的精神丰碑。
从北京慕名而来的王先生,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看到研制“两弹一星”科研人员的生平简介,他总会仔细读一读。“我第一次来这里,看着这些展品,我对于父亲工作的场景,有了更深的了解。”王先生是原221厂军人后代,看过了纪念馆,他觉得不虚此行。
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教材,原子城纪念馆恢复开馆后,迎来首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参观时,传统文物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党员们在感受老一辈国防科研工作者谱写的“两弹一星”精神时,更加深切。
原子城纪念馆如一个精神花园,让我们从中源源不断汲取勇往直前的力量。铭记历史,我们才能在未来新征程中,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奋力创造无愧于“两弹一星”精神诞生地的不朽业绩。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