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6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回顾这段党史,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北京参加建党一百周年系列庆典和英模表彰活动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姝睿对此深有感触。“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我们只是一群在平凡岗位上履职尽责的普通人,党和人民却给予我们思政工作者至高无上的荣誉。这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高度认可,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弘扬光荣传统,锤炼政治品格,为广大青年学子点亮革命理想信念的明灯。”李姝睿说。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好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和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夯实基层基础作为长期任务,着力在政治引领、思想动员和行动管理上下功夫,积极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2017年,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建立健全“课堂讲授”“学术讲座内容审核”等制度,确保意识形态方向正确;成立由老党员组成的导师队伍,教工支部成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党小组,指导青年教师全面成长,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坚强有力的党员队伍。党员教师每年承担全省各界的理论政策宣讲近200场次,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组织学生参加团中央“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多次获全国和省级奖励。
学院党总支积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教工支部开展“走近基层,致敬先辈”活动。学生支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实践教学,用青春向祖国告白。2020年初,学生党员抗疫行动微党课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在全国高校产生积极影响。2018年12月,教工支部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经过两年创建,2021年2月已顺利通过验收。2019年6月,被青海省教育厅党组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4年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几年来,党总支坚持培养优秀青年入党,发展党员工作卓有成效。
以思想建设为基础
提升党员队伍政治素质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鲜活经验、先进楷模,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全国率先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中心,做好理论研究、传播工作。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高校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在深入理解中自觉践行、在坚定贯彻中升华认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广大教师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方法之源、力量之源。
4月2日上午,应西宁市城北区廿里铺派出所邀请,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霍霞前往廿里铺派出所为党员民警作了题为“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讲座上,霍霞副教授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分阶段回顾,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独特精神密码——百年大党的精神引领力。像这样的讲座,学院每年都承担很多次,教师们讲授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就在于其拥有伟大的精神力量。
2019年在省委高度重视和学校党委大力支持下,“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在学院挂牌,开展理论研究和教学。2020年10月在北京隆重举行首届“两弹一星”精神高层论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研究“两弹一星”精神领域掌握了理论研究的话语权,成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精神谱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李姝睿介绍,近年来,学院党总支班子齐心协力攻克难关,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和哲学2个一级硕士学科点,目前正积极申报博士点。学院党政班子成员都是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了党建统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优势。2017年学院获批青海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有2名党员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2019年获批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攻关行动计划》,是青海省唯一入选高校;2020年参与中央宣传部重大理论项目《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研究。
以为党育才为根本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年5月,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学生王兴宇荣获“全省优秀团员”。6月,成为一名光荣的学生党员后,他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和使命激励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王兴宇说。
“在学院党总支的带领下,学院争当青海思政教育的领头羊。2018年,学院党总支邀请全国思政教学名师顾晓英团队来青海举办全国思政骨干教师研修班,这是青海省首次举办全国思政理论研修活动,全国几十所高校、19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会。2019年,青海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在学院挂牌成立。”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方立江介绍。
学院有2门课程入选省委组织部“全省好课程”,打造特色课程4门、省级“优质示范课”5门。微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论》在学习强国上推送。教学形式不断创新。2019年至2020年,党总支承担8期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党务工作者和德育校长培训,全省中小学800余名书记、德育校长和党务工作者接受党性教育。
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文明校园建设、大学生德育提升工程、抗击疫情、学生就业等工作中荣获多项殊荣。毕业本科和硕士生超过70%扎根青海、西藏、新疆,成为当地教育行业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学院优秀校友中学生党员比例超过60%,充分展现了学院立德树人的成果和成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学院党总支不断提升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铸魂育人的核心,结合重大、突发事件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地方文化特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结合新青海精神开展“四爱三有”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优势,走在青海省思政教育前列,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赵 静)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