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2008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稳步实施职工书屋建设工程。10年间建成各级各类职工书屋1536个,覆盖服务职工近60万人,免费发放电子职工书屋阅读卡100万张,在全国率先实现百万职工全覆盖。职工书屋建设先后5次列入“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实事项目”,得到全总、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和广大职工普遍好评。
科学规划,完善机制,积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先后出台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两个五年《建设规划》,明确基本思路、工作目标、步骤措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实行重点地区重点扶持,薄弱环节重点突破,科学安排职工书屋建设布局。成立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书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职工书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纳入工会工作的重点考核内容,形成了“党政重视、工会运作、部门协同、职工参与”的工作局面,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书屋建设。
立足实际,面向基层,全面开展职工书屋建设。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职工群众,始终把书屋的建设重点放在职工群众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基层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工地。不断延伸职工书屋建设触角,真正把职工书屋建到车间、建到班组、建到工地上、建到基层一线去。充分发挥各级工会作用,走好申报和建设两个步骤,把书屋建设主动权放在基层单位,通过逐级申报、层层推进、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国、省、市(州)和企事业自建四个层面的职工书屋建设建设工作。积极盘活现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文化宫(俱乐部)、职工之家等职工文化教育阵地资源,逐级解决图书配备、硬件建设、管理指导等层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使职工书屋真正成为职工群众读书学习的“绿色通道”。
多措并举、多方投入,合力推动职工书屋发展。把职工书屋建设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职工书屋建设,同时将职工书屋建设经费列入与政府联席会议日程,争取政府将职工书屋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了财政资金支持书屋建设的长效机制,缓解了职工书屋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各级工会也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想方设法筹措建设经费,通过采取“上级补助一点,政府(行政)支持一点、工会投入一点、基层自筹一点”的资金筹措办法,形成了多方投入、合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的工作格局。10年来,各级工会投入职工书屋的资金达6000多万元,建成省级以下各类职工书屋1405个,极大改善了职工的读书学习条件,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管理、拓展活动,精心打造精神文化高地。在因地制宜建好书屋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坚持“五有”标准(有专人管理,有足量图书,有规章制度,有资金投入,有使用效果),制定了书屋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管理员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图书管理台账,实施规范化管理。针对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及时增加图书种类,调整报刊杂志征订,调整书屋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为职工群众提供优质满意服务。各级工会以职工书屋为平台,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文化功能,开展“书香工会”建设,依托书屋广泛开展文化讲堂、经典诵读、演讲比赛、读书征文、书画影展、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读书学习活动,诵读、征文、书画、摄影、微电影等文艺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屡获奖项,激发了广大职工的读书热情,使职工书屋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家园。
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创建服务职工品牌。积极争取全总支持,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职工书屋对全省职工的全覆盖,丰富了职工的阅读平台。省总工会通过召开职工书屋建设经验交流会、推进会、创新发展论坛等,总结交流全省职工书屋建设经验,推动书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改善阅读环境,改造书屋硬件设施,增设了氧吧、茶吧、乐吧、影吧,添置了绿植、沙发、琴棋书画、平板电脑等设施,提升了书屋的综合服务功能,营造了良好读书氛围,使书屋成为职工工作之余喜欢去、经常去的精神家园。(宣教部)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