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2022年,全省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扣打造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积极进取、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强宣传,思想引领实现新提升。扎实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宣传教育1600余场次,覆盖一线职工110万人次,教育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研究制定宣讲方案,分层分类组织实施,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热潮。紧扣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两节”送温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在中央、省内各主流媒体宣传报道3000余篇,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广覆盖宣传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格局。累计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246个、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787个。举办劳模、工匠、道德模范示范性宣讲会,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
勇担当,疫情防控彰显新作为。各级工会投入防疫专项资金3495万元,广泛开展走访慰问“疫”线职工活动,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6.3万人次,开设货车司机专项帮扶热线,为滞留疫情防控卡点的大货车司机提供“暖心饭菜”,为困难职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精准安全配送“爱心蔬菜包”,为西钢等特困企业给予防疫专项补助。编印《疫情防控指导手册》,组织工会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省康复医院组织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全省多地核酸采样工作,主动改建为亚定点医院并收治患者130人次。为在沪拉面人员捐赠价值400万元生活物资,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发放职工福利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累计为上千家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578万元。
促发展,建功立业作出新业绩。聚焦打造高地、加快“四地”建设,广泛深入持久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劳动竞赛,组织开展了第十八届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推荐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奖章10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3个,评选表彰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状10个、奖章20名、高原“工人先锋号”40个。发放劳模“三金”1058万元,组织500名劳模及一线职工、新业态劳动者进行疗休养。党的二十大前夕,慰问65周岁及以上劳模1050人,发放慰问金62万元,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挂牌建立4个省内劳模疗休养基地,启动建设5个工匠学院。
献真情,维权服务取得新成效。组织实施“共商共创、和谐同行”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动企业与职工共商共决、共度难关。深入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筹措资金2818万元,看望慰问职工4万多人。及时为困难职工家庭发放专项帮扶资金2600多万元,为693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513万元。组织5314家单位、35.2万名职工参加职工医疗互保。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紧急拨付120万元助力大通、互助抢险救灾。投入50万元为交通运输行业职工配备高原氧吧。安排“暖心早餐”专项资金100万元。筹措资金600万元,为2万名农民工等群体免费体检。建立健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把“五个坚决”落到实处。
重基层,改革创新拓展新领域。扎实推进工会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群团协同化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将2.5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万名生态管护员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深入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强化基层基础,为乡镇(街道)工会补助经费600余万元,大力推动“司机之家”和流动“司机之家”建设。举办各类培训班86期,培训82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能力本领。全面总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5年来取得的成效经验,系统谋划新起点上推进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投入专项资金586万元,实施24个协同化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六共”机制社会效应。(办公室)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