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5月4日11时50分,在青藏公路3001至3002路标处,65只雌性藏羚羊组成的迁徙队伍穿越公路,向着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进发,开启新一年的迁徙之旅。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五道梁保护站监测数据显示,今年藏羚羊迁徙时间较2024年提前了3天,这一现象不仅为高原生态研究提供了新样本,也标志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藏羚羊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种群生存状态是青藏高原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三大自然保护区的雌性藏羚羊会跋涉数百公里,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一带产仔,这一迁徙过程被科学家称为“全球最壮观的史诗级有蹄类动物大迁徙”,其规模仅次于非洲角马大迁徙。
今年首批迁徙的藏羚羊群由65只个体组成,规模较往年更为稳定。监测人员观察到,羊群在穿越青藏公路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短暂停留后便有序通过公路,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进。它们的最终目的地卓乃湖,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核心地带,海拔4800米,是藏羚羊延续生命的“摇篮”。
藏羚羊迁徙之路充满挑战,青藏公路、铁路等人类活动区域曾是它们面临的主要障碍。为保障藏羚羊安全通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一直以来坚持实施“护航行动”,今年更是提前部署、精准施策。五道梁保护站依托红外相机、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实时追踪藏羚羊群动向,当监测到羊群接近公路时,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短暂交通管制,设置临时“动物通道”,并通过禁止鸣笛、引导车辆缓行等方式减少干扰;从迁徙起点到产仔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构建了“公路巡护+无人区驻守”的立体保护网络;卓乃湖保护站提前一个月进驻无人区,对产仔区域进行生态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母羊产仔环境安全;针对迁徙途中可能出现的伤病、掉队个体,索南达杰保护站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4小时待命,提供医疗救助和人工喂养服务。近五年来,已有百余只藏羚羊幼崽通过救助重返自然。
藏羚羊迁徙时间的年际变化,为气候变化与生物响应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联合科研机构深化迁徙规律研究,推动保护措施科学化、精细化,构建高原生态保护典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