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哎哟,我们的小陈来喽!快进屋!”4月25日上午10点半,李梅儿正在院里忙活,一抬眼瞧见陈玉花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口,立马放下手中的扫帚,满脸欢喜地快步迎了上去。
“嗯。嬢嬢(当地人对女性长辈的称呼),您忙啥呢?”陈玉花笑着回应,语气里满是关切。两人的手自然而然地握在了一起,那亲昵劲儿,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一家人。
陈玉花怎么也想不到,虽说大家都住在同一个村子,可自己有朝一日会和这些老人亲如一家。而这所有温暖的故事,都要从8年前那个关键的选择说起。
陈玉花家住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凉尔湾村。2017年7月的一天,村党支部书记突然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去民和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上班,当一名护理员。
孝康养老服务中心是县上最大的养老服务组织。不仅承担着全县十几个乡镇数千名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负责运营县社会福利中心以及多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可这些对于陈玉花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护理员到底是干啥的?”陈玉花一脸疑惑。
“就是专门照顾村上生活困难的老人。”书记耐心解释。
“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听完书记的话,陈玉花心里琢磨,觉得这事儿似乎不难。又想到一家人全靠山上那三十几亩地维持生计,生活并不宽裕,便接着问道。
“听说是多劳多得,大概能有两三千元。”
“行,我去!”陈玉花咬了咬牙,作出决定。于是,她把8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婆婆照顾,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前往县上参加培训。
培训结束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独居老人孟秀莲成了陈玉花的第一位护理对象。
年过七旬的孟秀莲住在巴州镇麻家湾村,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陈玉花第一次上门时,这位空巢老人满眼戒备。
碰了一鼻子灰的陈玉花倒也豁达,她心里清楚,自己初来乍到,老人心生警惕再正常不过。
“咱别的没有,就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陈玉花暗自打气。
陈玉花耐心地向老人解释自己的身份和来意,随后一刻也没闲着,又是洗衣做饭,又是打扫卫生,把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才放心离开。此后,每周一次,风雨无阻。
四个月后的一天,阳光正好,一到小陈上门时间,孟秀莲早早地等在了大门口,脸上满是期待。从最初的戒备到如今的期待,孟秀莲的转变,让小陈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心。
日复一日,陈玉花骑着摩托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穿梭,尽管奔波劳累,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快乐。身后的书包里,拔罐器、按摩仪、理疗仪……各种各样的护理设备塞得满满当当。每到老人家中,陈玉花总是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陪老人聊天解闷。她性格开朗,一个个逗趣的笑话引得老人开怀大笑。时间一长,那些原本孤独的老人都愿意向她敞开心扉,倾诉心里话。不知不觉间,陈玉花也从大家口中的“小陈”,变成了“我们的小陈”。
改变的可不只是服务对象。
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从当初对养老护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团队里人人称赞的“金牌护理员”,陈玉花渐渐发现,自己热爱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因为稳定的收入和奖金,更是因为在与老人们相处过程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
李梅儿和老伴儿朵六十二原本住在凉尔湾山脚下,儿子去世多年,家中只剩下祖孙三人。老屋地处地质灾害带上,巴州镇启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后,他们的新家建在集中安置点上。今年刚过完年,老两口就带着孙子从老家搬了下来。
“伯母,药水煮好了,您坐这儿泡个脚。”陈玉花小心翼翼地把洗脚盆放在床边,李梅儿满脸笑意地坐了过来。陈玉花伸手试了试水温,确认合适后,便熟练地为老人按摩起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院子里得打个地坪、孙子最近有些叛逆、哪些衣服该洗了……家长里短,亲密得就像一家人。
“小陈,我这个腿烤完电啦!”这时,卧室里传来朵六十二的喊声。
“大伯,等一下,我这就过来!”陈玉花高声回应道。
“他呀,也想跟我们一起说说话!”李梅儿笑着打趣,说完,两人都笑出了声……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