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晨曦初露,燕语虫鸣,被朝阳拥抱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香卡村美得可人。
村民马志祥早早起来,简单吃了一口早饭,收拾着准备出门。
“阿爸,做啥去?”听见响动的大儿子问。
“今天大棚里上棒,多吉大姐叫我早些去,脱袋的工资另算哩。”马志祥回答。
“我也去,你等我。”说着,小伙子一把攥起一个馒头,边吃边拉着马志祥出了门。
父子俩要去的地方是“军民共建产业园”。2022年,产业园建成以后,让香卡村很多像马志祥一样,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就多了一份收入。
到了产业园,父子俩便一头扎进大棚,麻利又小心翼翼地为新菌棒脱袋。“尕娃,轻拿轻放,不要碰掉菌丝。脱袋的菌棒要翻过来放,让有孔的位置朝上……”马志祥叮嘱儿子。“这几年,在产业园务工,不仅学了香菇种植知识,也学了技术。”马志祥高兴地说。
大棚的另一边,一排排菌棒错落有序地摆放在架子上,尽管已经是第4茬蘑菇了,但长势依旧喜人,一颗颗香菇饱满圆润,手指轻轻一碰,只觉得Q弹,不禁让人垂涎欲滴。香卡村党支部书记马有财说:“自从海北军分区和我们村建立了建联关系,对我们村的帮助非常大。在产业园的带动下,村民们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还带动了周边村村民的就业。产业园的经济收入不仅给全村652户村民缴纳了水费,还给村里的幸福食堂注入了补贴资金,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然而,今日的幸福景象也经历过一番波折。帮扶伊始,军分区尝试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养殖业虽有效益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与最初的帮扶设想和目标还是存在差距。但对于一个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村来说,还有什么产业更适合香卡村的实际呢?
眼前的困境不但困扰着各级党委领导的心,也深深牵动着省军区、海北军分区官兵们的心。重新调研、召开县、镇、乡会议、征求专家意见、听取村民建议……在不断的取舍中,大家惊喜地发现香菇种植既符合香卡村实际,也比较容易规模化产出和可持续发展。
“要做就要做好,做大,做强,做出品牌。”2021年的那个夏天,在村委会不大的会议桌上,省军区首长铿锵有力的承诺让马有财记忆犹新。省军区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帮扶理念,指导军分区和香卡村以香菇种植为切入点,抓稳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按照“种好一香菇、做精一品牌、带富一个家、共圆一个梦”的目标,把重点放在产业帮扶上,开启香卡村乡村振兴“新引擎”。
或许好事真的多磨。
“又种香菇?”当村“两委”把这个消息告诉村民们的时候,大家一下炸了锅。东川镇党委副书记王福生说:“这不怪村民们。之前有一个私人合作社也尝试过,但由于经营不善亏了钱。因此,在香卡村‘种香菇,不挣钱’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当时,镇党委也顶着很大的压力。”
他清楚地记得,产业园第一次上棒是2022年5月1日。“那天,镇党委、镇政府所有的党员干部都没休息,上午10点在产业园集合。但是看着即将要完成的1万棒上棒任务,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打鼓。”王福生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门源县人民武装部的官兵们也赶来帮忙,“当时觉得特别振奋。我们每个人都深切地感受到,军分区对香卡村的帮扶不是给了钱投了项目就完事了,而是用心用情帮扶在每一个细节上。”王福生说,那天的午饭虽然只有开水馍馍,但大家吃得格外香。
这一年,军分区投入7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军民共建产业园”启动、建设与运行,建成了4座标准化种植棚,种植面积1260余平方米,还新建了800余平方米的晾晒场,改建了冷储库、加工车间,购置了烘干设备;2023年,为进一步推动香卡村香菇种植产业扩容扩产,军分区再次投入50余万元,在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村建设“军民共建产业园”分园,租赁大棚15座,种植面积12000平方米,进一步推动产业规模化;今年3月,香卡村军民共建产业园全自动菌棒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产业园实现从“外购菌棒”到“日产万棒”的成功转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效,闯出了真正属于香卡村的产业兴旺之路。
香卡村的香菇由于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销路问题是不愁的,军分区为香菇销售提供了兜底保障。”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产业园依托军地共建资源,和西宁、甘肃、河北等地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定合作,新采摘的蘑菇经过分拣连夜运输,确保进入消费者菜篮子的新鲜度。2023年,香卡村入选“军队支持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建设对象名录”,连续两年获全军乡村振兴考评“好”(最高等次),实现“两连冠”。
如今,“军民共建产业园”双园联动,香菇产业年产值70多万元,带动30多户村民致富增收,真金白银、产业红利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大家都争相去产业园务工,共创好光景。香卡村老党员张成文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不禁感慨:“我入党已经37年了,在香卡村住了大半辈子,见证了这个村的发展。党的惠民政策和军分区的帮扶,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了。我时常在想,人民军队待老百姓这么好,我们也要真心诚意地拥护人民军队。只要军民相互扶持,同心协力,不论是地方还是国家,就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香卡村,百姓们把种植出的香菇亲切地叫做“幸福菇”。一颗“幸福菇”,一头是“菜篮子”,一头是“钱袋子”;一头是拥政爱民的情,一头是拥军优属的谊。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