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把扇面轻轻浸入漆液,再像这样左右摇晃——你看,水波纹里仿佛开出了一朵花!”8月19日,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湾地村集中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李玉彤正指导安置点的十几名孩子共同制作非遗漆扇。
“老师,我还想再制作一个紫色和金色混色的漆扇。”九岁的马玉晶向李玉彤轻声请求。已经在湾地村集中安置点做了15天志愿者的李玉彤,在安置点小朋友中颇有人气,大家都愿意和这位“小老师”交心。
湾地村村民马忠生看着志愿者陪着家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的场景,颇为感动。“政府把我们安置在这里,不但方便我们白天去地里务农,也让我们把孩子留在安置点时没有后顾之忧,还有志愿者帮着辅导孩子学习。”马忠生说,当时滑坡的点位距离最近的房子只有二三十米,现在想想都后怕。“自己家不敢再住了,但是也没想到临时安置点条件能这么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为我们考虑到了。”
自7月25日西山乡湾地村4社出现滑坡地质灾害以来,当地政府立即组织转移安置危险区居民35户151人。为能让避险群众“转得出、留得住”,西山乡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创新建立“双七星评比”机制和党员集中服务日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引领作用,统筹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每周二、周四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安置点居民文化生活,提供手工技艺学习体验,促进民族互动交流。
“我们这里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与一般气象灾害不同,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别看今天是大晴天,但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滑坡。我们把群众集中安置在这里,是为了方便群众,切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西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西山乡特意把非遗掐丝工艺引进安置点课堂,既让孩子们有去处,又让妇女们多学门增收手艺。
一位村民说:“以前想学门手艺总没时间,没想到赶上防汛转移安置,我们反倒有时间学门手艺了。听说这门手艺学好了,每年能多几千元的收入呢。”
西山乡聚焦防汛转移安置点群众,尤其是“一老一小”群体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的服务优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传递党的关怀与温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西山乡落地见效。
志愿者中,具备理发技能或经过理发培训的人,每周一或周五为安置点老人、儿童、行动不便者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擅长烹饪的志愿者联合本地热心居民,为群众制作并派送包子、面条等家常饭菜,以及各类特色小吃和点心;在每周一、周三、周五活动后,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智能手机基础操作指导,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在每周二、周四邀请村医或具备基础医疗知识的志愿者,围绕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预防、合理用药常识等内容开展小型健康讲座,现场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基础服务。
一次次贴心服务、一项项务实举措,让安置点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正如村民马忠生所说:“天要下雨没法子,但有了这些暖心人,咱心里踏实!”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