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牧民正在缝制皮袄。
“这件羊皮袄,是妈妈亲手做的。”久美多杰抚摸着手里的皮袄说,“小时候,它陪我度过一个个寒冬;现在创业,它成了我的宝贵财富。这份温暖,不仅在心里,更照亮了我的创业路。”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素有“河南蒙旗”之称,久美多杰便出生、成长在这里。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当地蒙古族群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尤以河南蒙古族的蒙藏长袄而闻名。这种以羊皮制成的蒙式长袄在当地被称为“苏和泽”。一件手工制作的“苏和泽”长袄,承载着上百年的传承,不仅工艺独特,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久美多杰的母亲才让卓玛,是黄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南县苏和泽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9月17日,记者来到河南县优干宁镇阿木乎村久美多杰的家,这里也是他们一家人经营的珂额伦皮袄加工厂。院子里,两名工人正坐在地上缝制已剪裁好的羊皮,旁边的屋子则用于剥皮和上色。
“制作一件长袄,从清洗羊皮开始,紧接着刮皮、上色,晾干后再剪裁和缝制。”久美多杰说,“男女款皮袄在领口和袖口的做法、颜色上都有不同,完成一件成衣需要10天时间。”纯手工制作虽然耗时,但一针一线间缝出了独特的民族韵味,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这种衣服通常是在婚礼、节日、那达慕等重要场合穿着,一件可以穿很多年,甚至一辈子,所以大家也愿意投资。”在二楼的展厅里,久美多杰的结婚照被摆在显眼位置,照片中他和妻子身着“苏和泽”,如同模特般展示着服饰之美。
“妈妈的手艺是从姥姥那里学来的,她从18岁就开始做衣服。”久美多杰说,母亲年轻时因技艺出色,常被邀请到别人家中制衣。后来,父亲和母亲一起制作皮袄,家里渐渐就成了小作坊。
2013年,从部队退役的久美多杰在父母的影响下,也投身于“苏和泽”的制作中。
“妈妈的手艺虽然有名,但传统的‘苏和泽’因制作周期长、材料有限,一年只能产出40件左右。我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创新,让更多人认识并接受我们的产品。”于是,原本纯白色的“苏和泽”,如今有了奶白、黄色等颜色,款式也从长袄扩展至更具时尚感的马甲。
展厅里还陈列着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小件产品,如包包、鞋子、手套、帽子,以及马鞍、蒙古包等微缩模型。久美多杰说,这些产品反映了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既是文化符号,也可作为文创产品售卖。
随着久美多杰的加入,父母小作坊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订单从省内扩展到省外,员工也从七八人增至十八人。这不仅让“苏和泽”被更多人知晓,也带动了周边牧户增收。
“一件衣服需要5张羊皮。我们在冬天收购羊皮,天气暖和时请人处理,每张支付130元。最多时,一人一天能处理5张。后续缝制一件衣服,我们支付1700元。”久美多杰举例说,去年同村的次成来干活,两个月赚了近一万元。他知道次成家牛不多,以往用钱都得靠卖牛,“这笔收入让他不用再卖牛了。”
从剥羊皮学起的久美多杰,希望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父母的手艺。他说,母亲是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看到大家对产品的喜爱,他更要努力掌握这门技艺的精髓,让“苏和泽”温暖更多人。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