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放飞梦想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为此,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及省工会十四大精神,在年末岁初,命名青海师范大学冶成福工作室等10个工作室为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推动科教兴青、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热情,增强企事业发展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校图论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青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党的十九大代表冶成福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1届,培养了3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4名博士;主持基础数学(藏汉双语)国家级教学团队,其成果获得青海省首届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两个教学改革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自然科学项目及省级科研项目各3项;在《Discrete Math.》《Graphs Combin.》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20余篇被SCI/EI收录;主编出版教材6部,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社会影响广泛。
三江源区“牧草育种研究与实践”有了新突破。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马玉寿致力于对青海省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其中《三江源区黑土滩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2013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青海省政府授予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完成了《三江源区饲用植物志》《三江源区草地植物图集》两部专著;成功驯化选育出的三江源区第一个根茎型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已成为目前黑土滩种植的首选草种,并由相关企业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在玛沁县、祁连县和贵南县建立了2万亩种子繁殖基地,每年可为20多万亩的黑土滩治理提供种源。
高原脊柱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主任官众,多年来带领脊柱骨科团队在我省率先开展了上颈椎后路固定技术、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成形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并缩短了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为青海的骨科事业尤其是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现有手术基础上独创性开展的“经后路关节突间单一切口治疗严重腰椎结核”、“显微镜下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的应用”等9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余项达到省内先进,也使得脊柱结核诊治、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费用,创造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寒地区人工湿地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青海省国有科技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下属的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副研究员祁彪,先后主持完成了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计划项目“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示范研究”课题,海东市大地湾等15处人工湿地工程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或设计工作,主持起草了我省首部污水处理技术地方标准《河湟谷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B63/T1350-2015)等科技成果3项,授权《一种高寒地区中水深度净化人工湿地系统》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高寒地区人工湿地污水深度处理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集污水深度处理、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功能于一体,对于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示范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也为我省水环境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和流域生态修复,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新模式。
电工班长攻坚克难搞发明。王云鹤同志是青海大学后勤服务中心电工班班长,他从事电工岗位工作39年来,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攻克技术难关,先后为校内供电系统用电设计了相关的供电参数,为学校主持设计安装了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和路灯自动控制系统,改造了智能饮水器;利用业余时间为农牧学院发明了牧草颗粒机,为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中小粒牧草种子的丸粒化做出了贡献;为土木工程学院设计、制做实验用混凝土抗腐蚀自动恒温箱,参与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子项目),完成恒温试验批次50组,历时2年半,无漏电与渗漏现象发生。他还解决了相关设备和系统方面的技术难题,保证了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赢得了好评。2007年通过了理论和实际操作双考,王云鹤同志取得了青海省维修电工一级技师证。
青海本土文化挖掘初见成效。青海师范大学附中一级教师谢佳欣带领他的团队,挖掘青海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出语文校本课程《咏青诗文选》《国学经典随身读》,并融合到学生日常教育中,培养他们热爱青海文化的情感,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做出了贡献。2014年校本教材《咏青诗文选》被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评定为西宁市优秀校本教材在全市推广。《国学经典随身读》经青海卫视《大美青海》栏目专题报道,在全省校园文化建设中影响广泛。2015年5月,该工作室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学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目前即将结题。
积极探索科技企业发展新路子。“王雪萍工作室”领军人物王雪萍(副研究员)、刘鲤君(高级工程师),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潮中,勇敢面对科研公益服务型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主动适应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面对市场求发展”的新思路,迅速将职能由原先的综合科学研究转为科研服务模式,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青”战略的机遇,主动承担全省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技术培训、政府机关国产软件培训、农牧区星火计划人才培训等,先后连续承办八届省直工委和四届省教科文卫系统干部职工计算机技术及公文写作大赛,赴玉树开展农牧民科技技能培训,赴基层单位开展“三基”培训、虹膜识别管理系统、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双课堂教育教学示范培训等,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良好社会效益,取得了英格尔认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相关软硬件咨询服务、软硬件测试服务资质”,工信部认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评审机构资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认证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会员资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的“小玻璃器皿检定资质”。与此同时,王雪萍同志还发挥自身特长,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狼紫草等野生油脂植物所含稀有脂肪酸研究》《青海省农村医疗健康服务示范平台》《玉树灾区虹膜识别应急综合信息系统的示范应用》《 青海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能力建设》《青海农牧区医疗健康服务示范平台》《青海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等12个项目的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参加《青海省农民科技培训》《青海省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两项国家级培训项目,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取得省级科研成果六项。并和她的团队一道提出了打造“天镜”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青海省工业企业提供企业上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工业物联网接入、工业技术软件化(工业技术APP)、智能制造CPS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两化融合贯标、科技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的发展设想。
省妇保院“幼少女和青春期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获赞誉。省妇幼保健院推荐上报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芦莉主任医师一班人,长期从事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保健工作和健康教育。先后主持参与各类科研课题8项,完成成果7项,发表论文20余篇。特别是撰写出版的《幼少女和青春期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一书成为全国第一本有关幼少女和青春期妇科疾病的书目,受到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的关注,并亲自为此书作序。通过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向青少年推广青春期发育、性生理、避孕、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AIDS)及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设“健康青海”做出了贡献。
成人大骨节病尿中骨代谢标志物研究有了新进展。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大骨节病创新工作室”致力于大骨节病防治研究工作,延续传帮带的工作作风,长期从事大骨节病近20年,创新工作组成员已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课题8项,完成成果2项,在大骨节病尿中骨代谢标志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为大骨节病预防与治疗做出了贡献。
忠实践行文化自信的带头人。“逸青书画培训工作室”主任马国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四个自信”的要求,顺应传统文化回归的大潮,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西宁地区率先注册成立了非公文化社团——“逸青书画培训中心”,培养艺术人才。近年来,该中心先后招收2000余名中小学生受训,培养书画爱好者近200人,多人在国家、省、校级书画比赛中获奖,为青海青少年增光添彩。同时,他还定期、不定期赴海南州、化隆县等地举办书法培训班,受训人员近100人;赴青海民族大学、西宁回族中学、国际村小学等10多所大中小学校培训教师、学生,受训人员300余人;应邀到江苏南通大学、甘肃临夏培训大学生和书画爱好者,受训人员近100人。中心办学质量和所取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西宁市文联从2009年开始将该中心指定为城东区美术考级点,先后有400余名书画爱好者进行了考级。2014年组织学员参加省书法家协会组织的考级活动,近100余名学生都顺利考核过级。现在马国良同志担任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导师工作室成员、青海省民族书画家协会主席、青海民族大学客座教授,被河南、甘肃临夏、山东等地书画院特聘为名誉院长。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