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自全省各地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25个“微心愿”半天认领完
“家里的烧水壶电源接触不良,一直将就着用,这次‘微心愿’就填了个烧水壶,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非常感谢。”前阵子,西宁市财政局组织机关党员深入联点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认领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收到礼物的居民杨新军很高兴,这样简单的小幸福,让他和家人倍感温暖。
经过前期走访调研,西宁市财政局广泛征集联点社区城东区林家崖街道办事处站西社区困难群众“微心愿”并形成清单,经过公示,短短半天时间,困难群众急盼的25个“微心愿”就被认领完。
随后,党员们准备好“微心愿”实物,走进联点社区,将电热水壶、保温饭盒、米、油、小电锅等交到困难群众手中。不仅如此,结合办实事活动,党员干部又深入辖区的街头巷尾,彻底清理了小区楼院内、河道绿化带、人行道等地的卫生,带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像西宁市财政局这样积极为民办实事的部门还有很多。连日来,西宁市多部门以“双帮”“在职党员进社区”“我们的党日”“微心愿”等活动为载体,深入群众、摸清实情、厘清问题,找准摸清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逐条帮办、逐个解决。
特事特办解民忧
“现在哥哥和我住在一个小区,就可以随时照顾他,不用跑远路,真的太方便了。”城东区居民谭玉梅说。
谭玉梅的哥哥谭风明今年62岁,独自一人生活,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3年前因糖尿病彻底失明。之前住在一间每月租金600元的民建房里。去年,他从楼梯上摔下来,两条腿严重受伤,附近也没有亲属可以随时照顾他。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城东区城乡建设局在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中,了解到特困户谭风明的相关情况后,会同周家泉街道办事处杨家巷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及时受理谭风明公租房申请。
城东区城乡建设局综合业务科科长李春利介绍,按照规定公租房必须通过公开摇号分配,但针对谭风明的特殊情况,了解到他有近亲属居住在丽康瑞居小区,便特事特办,将他优先配租至丽康瑞居小区,方便亲属照顾他。同时,还帮谭风明申请了享受住房租金减免90%的政策,每月只需缴纳47.48元租金。
“我刚搬进来几天,感觉很好住的又是一楼,妹妹能随时来照顾我。”谭风明说,在搬进来之前,城东区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还帮他打扫了卫生,铺设地板,格外暖心。
484项实事暖民心
今年以来,西宁市确定实施十大类30项重点民生实事,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台支持“三乡工程”30条措施。西宁市各县区结合稳定就业、公共服务等列出211项重点民生项目。西宁市直各单位列出第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484项,并结合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承诺为联点社区办理民生实事427件。
为了帮扶困难职工家庭,西宁市总工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送温暖活动,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6.5万元慰问基层一线单位及困难企业16家,慰问职工616人。认真摸排职工生活情况,为155名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发放生活补贴17.17万元。
城中区司法局开展“送法进村(社区)”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帮扶等专业服务。通过设立“律师值班岗”,安排专人接听和回答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问题,做好无人法律服务亭的线上视频咨询工作,全天候接待来访群众,受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5起。根据群众的反映及诉求,将值班律师在区人民法院值班接待时间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调整为5个工作日全覆盖。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省各地各部门将继续以更大决心、更强魄力,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不断推进民生工程实施,让群众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周建萍)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