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绝对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7月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便利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突破54万户,年均净增长超3.7万户。 近年来,我省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
7月4日,在青海省总工会和西宁市总工会两级工会的大力支持下,西宁市环卫工人“暖心早餐”项目率先在城中区启动试点,18家爱心门店作为首批签约“爱心早餐”项目就餐点将为全区764名环卫工人提供早餐。
7月5日,第十六届“和美杯”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完美收官。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运动员克服高原反应,在湍急、冰凉的黄河中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上演了
我叫尕玛西周,土生土长的玉树人,嘎玛星光艺术教育的创始人。我是一名音乐的追梦人,也是无数玉树孩子的圆梦者。 和大部分康巴汉子一样,从小我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音乐乐符,喜欢唱歌跳舞,特别是对玉树的民歌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花儿”的传承和发展,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7月2日至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西北五省(区)文化和旅
6月3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扎实开展“转作风、勇争先”
“党建带团建”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时代要求。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高校党委统一部署、重点突破、全面带动,把高校共青团锻造成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从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时代要求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加快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
奶茶飘香迎宾客。 具有青海“会客厅”之称的海东市平安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擘画的宏伟蓝图,抢抓兰西城市群建设新机遇,以落实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协调推进为契机,立
红彤彤的枸杞点亮了乡亲们的致富梦。摄影:王震鹏马秀鹏 立夏过后的一个清晨,王胜吃过早饭,召集村民,带着妻女,忙活了起来,把有机肥运到地头,枸杞树下挖一个小坑,放上有机肥……一行人在枸杞丛里来回
7月4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度青海省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即《行政审判白皮书》),并通报6起2021年行政机关败诉典型案例。 行政审判白皮书对去年全省法院行政审判总体情况、司法
6月22日至23日,省政协副主席马丰胜带领省政协提案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民盟青海省委有关负责同志,部分省政协委员赴班玛县督办调研《关于深化红军沟旅游内涵,传承红色记忆的提案》。其间,调研
6月30日,全省检察系统“我身边的好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查庆九主持会议并讲授专题党课。 报告会上,全省检察系统9名“我身边的好党员”代表,结合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实
7月4日,副省长杨逢春到西宁市城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现场推进会,听取青洽会、生态博览会筹备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实地查看督导展馆布展设计和搭建工作。 杨逢春指出,自青洽会、生态博览会筹备
6月30日至7月4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化平,青海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胡维忠,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建丽,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育宏,青海师范
7月4日,青海省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启动仪式暨青海省首届光伏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发电园举办。 立足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省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围绕清洁能源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序扩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近日省发展和
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为提升国家公园巡护专业技术水平,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为40个管护站配备50架巡护无人机,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支无人机管护队伍。 6月22日至25日,祁连山国
6月29日,全省红色旅游工作座谈会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青海有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家、省级7家,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家、省级33家,红色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