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8月29日,清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已有丝丝凉意。此时,民主路上玉树四千年喇家拉面店的灯已经亮了,暖黄的光透过玻璃窗,在清冷的晨光里晕开一片暖意。
20多名员工里,藏族、汉族、撒拉族、回族等民族的身影穿梭其间,拉面的香气,裹着他们互帮互助的温情,飘荡在这座高原小城。
24岁的韩紫凌是店里的出餐员,来自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她,身上有着两个民族的印记——父亲是撒拉族,母亲是藏族,这让她从小就对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种天然的亲近感。2024年8月,她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玉树。第一次走进这家拉面馆,是去年冬天的一个雪天,她一进门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气裹住,藏族阿妈用藏语笑着跟服务员点“尕面片”,游客举着手机拍回族师傅做拉面,连空气里都飘着暖融融的烟火气。韩紫凌坐在靠窗的位置,捧着一碗牛肉面,心里悄悄盼着,要是能在这里工作就好了。
今年5月,看到店里招工的消息,韩紫凌立刻报了名。店主马福祥是个说话做事都干脆利落的回族汉子,面试时问她:“一天有200多单,中午是最忙的时候,手不能停,能坚持不?”韩紫凌自信地回答:“我从小帮家里做饭,揉面、拉面都熟。收银点单也可以学。”果然,她上手极快,不到一周就熟悉了出餐流程。
工作中的扎西巴毛。
后厨的角落里,总能看到扎西巴毛低头洗碗的身影。这个来自称多县珍秦镇的藏族姑娘,今年年初才来到店里,是马福祥特意招进来的洗碗工。第一次见马福祥时,扎西巴毛头埋得低低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马福祥知道她性格腼腆,又没读过书,说话时特意放慢语速,一句一句解释工作内容:“每天就是洗客人用的碗和后厨的盆,水凉了就开热水器,累了就跟我说。”扎西巴毛这才怯生生地点点头。因为家里弟弟妹妹还在上学,为了多挣点钱供他们读书,扎西巴毛就揣着同乡给的地址,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到玉树。
如今每个月3500元的工资,对扎西巴毛来说是沉甸甸的希望。有次马福祥跟她聊起家里的情况,扎西巴毛还是低着头,可当说到“这个月又评上了优秀员工”时,她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声音也比平时大了些:“我不光有了积蓄,还能供弟弟妹妹读书了。”
顾客在点餐。记者 汪清梅 摄
前厅里,23岁的汉族服务员李俊杰的声音总是最热闹的。他手脚麻利,看到客人进来,他就笑着迎上去:“里面坐,想吃点什么?面食、熟食还是烧烤?”藏族客人来的时候,他还会学着说几句简单的藏语。遇到藏族阿妈带着孩子来,他会特意拿个凳子,让孩子坐在桌边。
2024年7月开店以来,店里每个月都会评选优秀员工,谁要是评上了,马福祥会额外发200元奖金。上个月评选时,大家都把票投给了扎西巴毛。她不仅全勤,还总在忙的时候帮掌勺的回族大姐马哈麦打下手。领奖金那天,扎西巴毛接过马福祥递过来的红包,小声说了句“瓜真切”,小伙伴们则在一旁为她鼓掌。
马福祥看着大家热热闹闹的样子,笑着说:“咱们店里就像一家人,不管是回族、藏族、撒拉族还是汉族,手拉手一起干,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
当最后一位客人离开,店里的灯还亮着。韩紫凌盘点着一天的流水,扎西巴毛在洗碗池边擦拭最后一个碗,李俊杰则在大厅里拖地。窗外的夜色渐浓,店里飘着淡淡的拉面香,夹杂着大家的笑声。
一碗拉面,牵起了不同民族兄弟姐妹的手,也盛满了他们互帮互助的浓浓善意。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