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当第六批浙江援青干部的足迹在这片土地停留满月,新一轮跨越山海的奔赴,正以炽热的奉献,续写着对口帮扶的新篇章。
8月29日,记者在浙江省援青指挥部了解到,短短一个月来,通过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谋划大落实”活动,指挥部班子成员和“一办五组”负责同志克服高原反应等困难,将足迹刻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三市三县一行委的版图。十几趟长途跋涉调研、二十多次指挥长办公会、工作例会和专题会以及密密麻麻的调研笔记,最终凝练形成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清单。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姚海涛介绍,第六批浙江援青干部入驻海西以来,强化调研对接“明方向”,明确了“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奋力打造对口援青升级版”工作思路,统筹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确定了《浙青产业协作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助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突破性标志性产业》等15项重点调研课题,为新一轮浙江援青特别是深化产业协作理清思路、锚定目标。
“我们把融入‘产业四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前后方资源,强化上下协同,积极与中国环科院、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等科研力量对接,初步梳理出12项关键技术研发合作需求。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绿电+储能’,统筹前后方力量加强科技攻关,助力海西将‘浓油重盐’‘风吹日晒’等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姚海涛说。
在德令哈市委会议室里,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副指挥长、德令哈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许晓正与当地干部反复推敲浙青产业协作方案。“我们要把杭州‘五大产业生态圈’与德令哈‘5+1+1’产业体系深度融合。”许晓介绍,德令哈市援青工作组深入调研、积极谋划,坚持“海西德令哈所需、杭州钱塘所长”和“各方所能、双向赋能”的支援合作模式,正协调推进浙江运达能源20亿元智算中心和风电整机项目,推进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钙钛矿项目落地,接洽浙江鲜丰水果股份公司在德令哈合作建设智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心。
都兰工作组联合都兰县委县政府在浙江嘉兴举办“2025都兰鲜枸杞华东推介会”,天路牧歌(青海)有限公司与浙江兰溪国资运营公司现场签订5000万元的1000吨鲜枸杞采购协议,为都兰枸杞开拓华东市场打下基础。茫崖工作组积极对接国电投浙江电力公司等联合投资方,会同有关部门协调推进投资达100亿元的300万千瓦时多能互补光伏治沙示范项目落地茫崖……
同时,在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的鲜明号召下,一个多月来,浙江援青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邀请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等4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7名专家教授,到盐湖车间摸排关键技术难题;研学师生在西子湖畔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走深走实;协助引进的枸杞冷链保鲜技术显著让高原鲜果48个小时走向全国……点滴星火微光,正汇聚成照亮海西发展蓝图的时代火炬。
开学前夕,21名援青教师全部就位,大家克服海拔差和饮食差异,快速投入教学准备工作中。浙江援青老师、德令哈市第一中学校长李亮表示:“我们将尽快适应环境,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方式,不断提升当地教育水平;同时,做好‘传帮带’,培养一批靠得住、用得好、带不走的本土骨干教师,助力海西教育高质量发展。”
30多年前,诗人海子写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不朽诗句,为德令哈这座高原小城注入永恒的诗意;30多年后,德令哈以海子诗歌节为纽带,使诗意成为城市最闪亮的文化名片。今年9月10日,第七届海子诗歌季将首次走出青海在杭州举办,高原儿女携带着戈壁的晚风与热情,跨越千山万水到达钱塘江畔,让江南游客也能触摸到海子笔下的月光。
在德令哈援青工作组的文旅蓝图中,正在谋划以《生命树》拍摄基地为起点的全域影视广告拍摄基地和文旅打卡点,串联“海子诗歌陈列馆—《生命树》影视基地—柏树山生态草场—农垦文化小镇”等文化和生态精品景点,构建一条诗意流淌的文化生态廊道,未来这里将如杭州诗画江南般,升华为青藏高原上的诗画旅游胜地。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