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刷朋友圈,看到这家藏餐馆新推出了凉粉,就想来尝尝。”9月10日,市民更松和朋友一起来到“拉萨桑曲茶馆”,享受午后时光。餐桌上不仅有凉粉,还有甜茶、炸土豆、肉饼、包子等特色美食。今年4月餐馆开业以来,更松就和家人朋友光顾了五六次。
更松所说的餐馆,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新天地商业步行街,门头“玉树总店”“村企共建”的字样,表明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用餐的好去处,也是仲达乡尕拉村乡村发展的注脚。
2024年10月,尕拉村“两委”在玉树市和仲达乡政府协调对接下,与西藏桑曲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村企共建,打造特色餐饮项目。经多方协调,在玉树市繁华地段争取到200平方米场地,并享受到免租两年的政策优惠。
巧的是,公司负责人次仁伊色就来自尕拉村。多年前,他远赴西藏创业,如今已在西藏、四川等地开设了20家餐饮分店。正是凭借多年餐饮服务和运营管理经验,次仁伊色负责起玉树总店的店面装修、技术培训、品牌输出与运营管理,并以技术和管理的方式入股餐馆运营。
“餐馆运营实行股份制,村集体占股51%,企业占股49%。”尕拉村驻村工作队成员闹布文扎说,这种“村企共建”的模式,为餐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尕拉村入股的135万元资金,均来自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全部用于设备购置。
藏式风格的陈设和装饰,如同传统的藏家小院;室外露天餐吧,紧靠扎曲河,绿树成荫,环境宜人。餐馆融入本地自然环境,背靠玉树州非遗中心,散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在特色美食加持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开业以来,餐馆生意十分红火,高峰期一座难求。“初步估算,5到8月,餐馆的月均纯收入在10万元。”店长俄周卓玛说,通过标准化运营、市场拓展等运营方式,餐饮店迅速在本地站稳了脚跟,也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收益。
“9月起,餐馆所用的食材,优先选择尕拉村自产的农畜产品。”对此,闹布文扎如数家珍:尕拉村农牧兼营,牦牛肉、奶制品、“仲达洋芋”、蕨麻等农畜产品供应,不仅为餐馆提供新鲜优质的食材,也为农牧民搭建起点对点的销售渠道。
餐馆的发展不仅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店里招收的11名员工都来自尕拉村,46岁的看卓玛就是其中之一。2024年末,尕拉村“两委”选派她和另外两名村民,到西藏拉萨系统学习藏餐的制作流程。学成归来,按照合同约定,她们在餐馆担任主厨,每月有4500元的稳定收入。
“除了工资收入,每月还有500元的全勤奖。6月虫草季,员工们还能拿到2000元的补贴呢!”说话间,看卓玛难掩兴奋,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这种“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乡村发展模式,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壮大了尕拉村集体经济,也让村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除餐饮特色项目外,尕拉村还通过投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玉树市综合产业创业物流园等方式,实现收益分红,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也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尕拉村累计投资290.68万元,用于曲麻莱县光伏电站项目。2019年光伏电站并网投用以来,返利超195万元。2022年至2024年,从光伏电站收益中拨出60万元,投入到玉树市综合产业创业物流园项目,2024年上半年到账分红约3.4万元。”仲达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索南群加向记者细细算起了账。而今年仲达乡重点打造的“尕拉蕨麻”品牌项目,又将成为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发力点。
“拉萨桑曲茶馆”是尕拉村乡村振兴的一面镜子,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本土人才为支撑,实现乡村产业发展、农畜产品稳定供应及村民增收致富。尕拉村将以餐饮项目、蕨麻品牌、光伏电站、物流园分红等为重点,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相信尕拉村的明天会更好。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