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8月9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能科乡德乾村广场上格外热闹,2025年村集体文化旅游收益分红仪式在这里举行。村民齐聚一堂,共享乡村文旅产业结出的“甜蜜果实”。
“今年,咱们村集体经济项目‘牧云星宿’民宿入住率持续走高,暑期更是一房难求,加上藏式餐饮、民俗体验这些配套项目的火爆,收入再创新高……”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驻村第一书记张丽萍面带喜悦走上主席台,开始逐一点名、宣读分红金额。
念到名字的村民应声上前,登记,拿到分红的村民难掩激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还是村里有办法!原来,祖祖辈辈放牧为生,现在游客来了,不仅每年有分红拿,而且咱们的牛肉干、糌粑、酥油、酸奶成了抢手货,日子眼看着宽裕起来了!”村民斗格的话语里满是乡村发展带来的踏实幸福感。
村民热拉乐呵呵地说:“孩子今年考上了青海民族大学,这钱就给孩子买点学习、生活用品!”
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盘算起分红的打算,现场热闹极了。
张丽萍笑着扬了扬手中的分红清单,清亮的声音传遍广场:“这次分红金额共计20万元,194户家家有份,每户1030元!剩下的180元存进集体账户,接着为大伙攒家底!”
的确,分红的数额或许不算大,但落在每个人心头的,是日子有奔头的笃定,是乡土有活力的温暖。
这份温暖的背后,是德乾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也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乡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生动缩影。
2020年,尖扎县人民政府、中国华能集团、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投资约2000万元,助力德乾村打造“百美村庄”乡村旅游帮扶经济示范项目,为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村民稳定增收筑牢了根基。
“我们将项目交由尖扎佳荣乡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运营,今年保底分红20万元。”张丽萍介绍。
跟随运营负责人周加本,我们走进“百美村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牧云星宿”民宿。
“我们深挖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将底蕴深厚的传统藏族文化与灵秀壮美的自然风光,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根基。你看,民宿以传统夯土建筑为底,融入藏式建筑美学精髓,由乡村民居艺术化改造而成。试想在高原推窗而立,与云端相接,抬眼便是璀璨星空,这正是‘牧云星宿’的得名由来。”周加本娓娓道来。
在他看来,当下都市人步履匆匆,愈发渴望寻一处秘境回归自然。这份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静谧体验,正是“牧云星宿”主打的核心吸引力。
每逢暑假旅游旺季,民宿便针对性推出景观大床房、景观露台亲子房、一室庭院套房等7种房型,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入住需求。作为集住宿、餐饮、休闲、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旅居空间,这里不仅通过拓宽通行道路、优化水电供应、提升网络覆盖质量等举措在基础设施完善上持续发力,更贴心提供藏装租赁、射箭体验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舒适便捷中深度沉浸于当地风情。
“前不久我们举办‘慢陶美育非遗传承公益研学青海行’活动,接待了来自上海、苏州的22人游学团队。客人们在这里体验了五谷画、射箭、制箭、唐卡绘制、泥塑制作以及藏式家宴等特色项目。这类活动不仅为民宿增加了营收,也让村民拿到更多分红。”周加本说,今后将多方面拓宽经营渠道,让更多人来这里感受独特的风情。
从昔日单一放牧到如今文旅兴村,从集体资产“沉睡”到收益分红“活水”流淌,德乾村的变迁,生动诠释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这一深刻内涵,也为青海乡村振兴注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温度与力量。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