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我家孩子已经3岁了,因为没户口,得了病住院报销都办不了,这可咋办?”去年年底,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庙沟村村委会里,村民李银库攥着双手,无助地向村干部陈启贵求助。原来,他的养女身体不好,常需住院治疗,却因收养手续不全成了“黑户”,没户口办不了医保,医药费像座大山压得全家喘不过气。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陈启贵立刻上报到乡上,乡干部当天就带着材料和表格上了门。“您别担心,这事我们肯定管到底!”民政助理员小陈一边记录,一边安抚,“不全的收养手续我们联系民政局补,医保那边先走监测帮扶绿色通道,咱们先解决治疗费。”
接下来的10个月时间里,乡干部成了李银库家的常客。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跑民政局对接收养政策事项,有人去派出所沟通户口办理流程,还有人到医保局协调临时救助……李银库看着他们为自己的事如此辛苦,总觉得过意不去,但乡干部们安慰他说:“孩子的事是大事,再麻烦也得办妥,您就别担心啦!”
终于,今年8月3日这天,乡干部为李银库夫妇送去了崭新的户口本。看到孩子的名字印在上面,夫妻俩激动得红了眼圈。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医保手续也完成了同步办结,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李银库家的经历,正是申中乡“儿童成长护航机制”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为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乡党委以该机制为核心,构建起了全方位的儿童关爱体系。
申中乡的22个网格,就像一张大网,把家家户户都“兜”了进来。村干部与网格员们分片包户,每月至少上门走访一次,既关注困境儿童的饮食、穿戴、居住安全等生活细节,也留意留守儿童因父母缺位可能产生的孤独、自卑等心理状态。通过建立详细工作台账,每个孩子的情况都被精准记录,确保了无一处细节被遗漏,这为后续帮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依托“儿童成长护航机制”,申中乡针对不同困境儿童推出精准救助措施:2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特困救助范围,每月按时发放足额生活补助,切实保障基本生活;4名困境儿童成功对接“爱心助学”项目,不仅获得一对一课业辅导,还收到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助力安心求学;2名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在网格员指导下学会了使用视频电话,孩子每周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通过视频“见面”,有效缓解了亲情缺失带来的情感空缺。
物质帮扶之外,申中乡更注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以排解烦恼,通过课业辅导提升成绩,以亲情陪伴的方式弥补情感缺失,为孩子注入温暖关怀;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绘画、手工等课程,丰富课余生活,帮助孩子培养兴趣、树立自信;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法治宣传,邀请律师以鲜活案例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普法动画片等趣味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了解法律、敬畏法律,最重要的是,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正是这一件件“小事”,像一缕缕阳光,照进了孩子们的心里。“以前总觉得自己很孤单、很无聊,总喜欢发呆。现在志愿者王姐姐每周都来看我,教我画画,还陪我聊天,我再也不害怕了,每天能开开心心上学,时不时还能和爸爸妈妈视频通话,老师和同学都说我现在性格越来越好了!”申中乡庙沟村留守儿童张啟英的一番话,正是对申中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直观的肯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下,孩子们的笑脸一定会愈加灿烂!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