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初秋的果洛草原,牧草裹着晨霜泛着金辉。8月21日至23日,一场聚焦高原群众健康的医疗帮扶行动,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温情启幕。经农工党青海省委会牵线搭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封波、谢艳迪、张海莹三位教授赶赴拉加镇卫生院,紧扣当地实际医疗需求,开展基层肝病管理专项帮扶,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山海下沉高原。
“才让大叔,您先坐,咱们慢慢说。”张海莹拉过牧民才让的手。才让黝黑的脸上满是焦急,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念叨:“最近总觉得没力气,吃不下饭,是不是肝出大问题了?”张海莹仔细翻看他带来的旧病历,又用便携式超声仪为他检查,片刻后笑着安抚:“您这是慢性肝炎,不是绝症!之前没规律吃药才反复,这次我们带来了药,还教您怎么调理,按时吃、多休息,过阵子准能好起来。”
“慢性乙肝和丙肝现在有哪些新疗法?”“高原地区肝病筛查要注意啥?”在拉加镇卫生院带教义诊现场,封波教授以《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现状和治疗进展》为题展开专题分享,用通俗语言讲授专业知识;谢艳迪教授则结合当地典型病例开展“实战教学”,围绕高原地区常见肝病的早期筛查、干预治疗开展标准化培训,让在场医护人员直呼“解渴”。看着教学相长的热闹场景,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郭徽感慨道:“这次帮扶打破了地域与单位的壁垒,‘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推’的模式,为后续帮扶搭建了坚实框架。”
随着基层群众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守门人”作用愈发凸显。2024年,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动探索,构建起长期稳定的基层医疗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界别优势,积极协调省内各大医疗机构的农工党党员医卫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全方位医疗帮扶,既要“治标”解群众燃眉之痛,更要“治本”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切实满足周边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期盼。
2024年6月1日,农工党省委会帮扶签约仪式在拦隆口中心卫生院顺利举行,正式开启了基层医疗帮扶。“拦隆口中心卫生院曾长期面临医疗资源短缺、技术水平薄弱、人才队伍断层等难题。”农工党青海省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些短板,省委会先后协调西宁市委会、省中医院支委会、省第三人民医院支委会等10个基层组织,选派涵盖医学影像学、中医、全科、普外、护理、儿科、急救等领域的70余名省市三甲医院专家,通过“传、帮、带”模式,从临床诊疗指导、骨干人才培养、医院管理优化、理论水平提升等维度,开展了精准化、深层次、个性化的医疗帮扶。
每一次帮扶都经过精心筹划,内科专家带来疑难病症精准诊断的新思路,外科专家手把手传授精细化手术操作技巧,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影像科专家毫无保留分享前沿技术与临床经验。得知拦隆口中心卫生院新引进CT设备却面临“没人会用、没人会看”的困境,省委会第一时间协调CT专家手把手教学,不仅教会医护人员操作,还指导完成了1057名慢性病患者的CT检查,有效补齐了卫生院在影像诊断领域的短板。
农工党青海省委会的倾心关怀,化作专家们扎根基层的耐心教导。他们身体力行,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融入卫生院诊疗的每一个环节——从患者踏入医院的引导、问诊时的细致沟通,到治疗方案的优化、康复出院的随访,逐一梳理、精心打磨。当地百姓真切感受到卫生院医疗能力与服务质量的提升,而拦隆口中心卫生院也以更优质、更有温度的服务,回应着群众的健康期待。这份改变的源头,正是农工党青海省委会搭建的帮扶桥梁,以及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
如今,帮扶成效已显现,在农工党青海省委会的支持与专家们的倾囊相授下,拦隆口中心卫生院成功开展腹部超声、颈部淋巴结超声、阴道彩超、CT等11项检查项目,掌握了膝关节囊腔抽液术、灌肠、耳穴压丸3项新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也从原来的8大类49项拓展至8大类60项。卫生院实现了“多项技术从无到有、诊疗病种从少到多、诊疗能力从弱到强”的跨越,为当地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而每一位参与帮扶的农工党党员,也在新时代的“健康赶考路”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担当与为民情怀。
从拦隆口中心卫生院到拉加镇卫生院,农工党青海省委会的“卫健强基农工行”基层医疗帮扶行动,正以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实践,将“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蓝图,绘就成高原大地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